一般人家不愿意娶外来的流民,一是生活习性有很多不同,二是怕他们待不久,会偷偷逃回家乡。但家里穷的人家还是会赌一把,这些人家娶亲当天就和陶安他们这样,省去接亲的那一步,到时辰了直接拜堂。
虽然没有太多宾客,但是各人都为酒席忙活着,家里还是有了喜庆气氛。这个喜庆气氛在族长和里正拿着几张红色剪纸过来,帮忙贴上后更浓了。
族长和里正知道他们准备得匆忙,特意拿来的,算是贺礼。陆子安和何香的贺礼则是十个鸡蛋,还有一斤黍米。他们这地方去吃酒席,贺礼基本都是给吃食,不给吃食的话就包礼钱。
忙着忙着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吉时时,陆芳给陆修承和陶安在胸前系里一朵用红布做的大红花。时间太赶,来不及买红布缝喜服了,而且对于他们现在的条件来说,买只能穿一次的红色喜服也不划算。昨晚陆芳拿她结婚时穿的喜服拆开,让方家奶奶帮打了两朵红花。
陶安和陆修承都穿着破旧的衣服,红花一戴,有了新郎新夫郎结婚的样子,两个人一人抓着红布的一头,在族长和里正的主持下简单地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拜完堂后,族长陆广才对他们说道:“你们夫夫二人从今以后是一体,要互敬,要和睦相处,共同把日子过好。”
陶安和陆修承点头应是。
里正陆德义则是把写着他们两个名字、八字、籍贯等信息的“三书”给陆修承,“已经婚成,好好待你夫郎。”
陆修承:“嗯。”
陆芳看着他们,湿了眼眶,也以长姐的身份说了两句,“家里没有可依仗的长辈,你们凡事都要靠自己,遇事多商量。两个人过日子总有摩擦,你们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
陶安和陆修承郑重地点头。
方夏、方秋突然插话,“娘,你少说了一句,还要早生贵子。”
众人都被她们逗笑,陶安红着脸低下了头。陆芳没让陶安再帮忙,拿了一张椅子,让他去房子里面坐着等开席,其他人则是在外面做开席的准备。
从族里借来的一个铁锅里蒸着杂粮馍,从方家带过来的铁锅里炖着骨头汤,旁边放着切好的肥肉,洗好的青菜。杂粮馍蒸熟后,骨头汤也好了,两个铁锅有空了,陆芳和何香一人一个铁锅,开始炒菜,方鸿和方夏两兄妹负责烧火。
铁锅烧热后,陆芳把切成片的肥肉放进锅里,翻炒了一会后,锅里开始出油,又翻炒了一会,肥肉的肉香味开始飘散,方家兄妹几个暗暗咽了咽口水。农家人很少吃肉,买肉喜欢买肥肉,肥肉油水多,炒出来也香,饱腹感也比瘦肉强。肥肉表面炒得焦黄后,陆芳把肥肉铲出来,锅里剩着好些炒肥肉炒出来的油,陆芳用碗装起来,留了一点在锅里炒青菜,炒好青菜后,开始炒鸡蛋,最后煮豆腐。
何香是负责酒席最大的菜炖鸡,陆子安刚才已经把鸡杀好,剁成了小块。何香把鸡肉放进铁锅里翻炒,炒出鸡油后,加水进去炖,炖到陆芳那边把其他菜炒好了,鸡肉也好了。一时之间,呼吸里都是肥肉味,鸡肉味。
陆芳和何香炒菜的时候,陶安一个人坐在房子里,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唏嘘。被退亲两次,担上克夫的名头后,看着同龄人一个个成亲生子,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无法成亲了。侄子还小,他哥嫂看在他能干活的份上,再嫌弃他也会给他一个落脚的地方。但是再过几年,侄子大了,要说亲了,他再能干,他哥嫂也不会再容他,肯定会把他赶走,不让他这个嫁不出去的老哥儿影响侄子说亲。
一个不成亲的哥儿,被赶出家门,下场无非就是死,死前很可能还要遭受失去清白的非人羞辱。陶安虽然胆小,但是他什么都懂,他那时已经打定主意,等到哥嫂赶他出门的那天,他就去山上自我了断,绝不给人羞辱他的机会。
结果没等到他哥嫂赶出门先等来了比他爹还老的富商老头,如果不是陆修承,他已经被哥嫂卖给那老头了,为了拒绝那老头的触碰,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想到会他爹会救了陆修承,陆修承为了报答他爹会娶她。
他还是成亲了,嫁的不是荒淫无度,草菅人命,面目可憎的糟老头,而是一个人只比他大三岁的年轻男子,男子相貌英武,身材挺拔,不但好看,还聪明能干,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虽然性格冷,但已经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了。
就在他满脑子胡想的时候,陆修承进来了,陶安看到他进来,连忙站起来。
陆修承看了看家徒四壁的房子,又看向陶安,陶安胸前的红花还没摘下来,他朝陶安走了两步,沉声道:“委屈你了。”
陶安连忙摇头,“不,不委屈。”他人都已经跟陆修承回来了,陆修承和陆芳其实可以不摆酒席,但是他们还是举行了拜堂仪式,还拿钱摆了酒席,让他堂堂正正地和陆修承成为夫夫。
陆修承一直觉得说再多不如用行动多做一点,所以他没有多说,“菜快好了,出去吃饭吧。”
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