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月饼共有四个馅儿,五仁、豆沙、莲蓉、咸蛋黄,起初豆沙的卖得多,一到中午,问起咸蛋黄的也多起来。
陆琼还切了三四个咸蛋黄当试吃,几乎是一眨眼就被抢光。
在大堂待久了,她腿也累,早上吃的粥还不扛饿,就想着到灶房寻些吃的。
刚有这念头,就发觉眼前落了片阴影。
抬眼望去,是数月不见的谢洵,见他肤色比以往深了些,可眼神依旧坚毅,好似任何事都难以动摇他的心。
陆琼一时失了神,不过也是一瞬,很快就恢复往常。
“谢朗近来可还好?”
谢洵也习惯她的作风,朝她笑道:“一切尚好。”
不知为何,陆琼觉得有些不自在,若是以往她还能扯些话来应对。
好在谢洵很快说明来意,原是他母亲去年吃了月饼,现下还念念不忘,一大早便催着他来买,还说要买多些,每种馅儿都要来几份。
陆琼听完也哭笑不得,她还真不知道赵氏喜欢她做的月饼,明明彼此也见过好几回了,也许是谢家人都如此内敛……
想着老太太喜欢她做的月饼,还拿出她特意做的大月饼,是五仁馅儿的,一个就有四五个月饼大。
“这是我新做的大月饼,一家人分着吃最好。”陆琼翻出两张大油纸才包裹住这大月饼。
谢洵也点头,今晚府里请人赏月正好用上:“可还有多的?”
陆琼动作一顿,本来是做了四五个大月饼的,想着一个五十文,定会劝退不少人,谁知一下就卖出去好几个,只余下眼前这一个。
谢洵也看出她的无措,先一步道歉,还朝她笑:“是我突兀了。”
陆琼却突然出声:“今儿还能做,我晚上给你们送去。”
她是知道谢府今儿要办晚宴,何慕还叫人来请过她,当时她还拿铺子忙走不开婉拒了,可现在……在说完这句话后,她又后悔了。
何况她一向嫌麻烦,可说出的话岂有收回的道理。
谢洵好似也被陆琼的话惊住,不过陆琼有心事根本没注意到,他很快便收敛神色,点头应下:“好,就依陆娘子的。”
待他走后,陆琼才彻底松懈下来。
转身却看见灶房探出几个脑袋来,陆萱扒在门框上,见她望过来还有些心虚,阿芙跟着搭在她肩上,连着魏盼的眼神也飘忽起来。
倒是杨姐儿较为镇定,对着陆琼笑:“琼姐儿定是忙饿了,我方才在灶口煨了几根红薯,如今还热乎着。”
还额外切了几根红薯跟剥壳的栗子一块熬汤,加了糖后味道更鲜甜。
见大堂暂时不用什么人手,陆琼便叫众人一起歇会儿,正好来根烤红薯。
灶房充满着食物的香味,而煨好的红薯更是香甜,陆琼怕吃不完,就跟陆萱分着吃。
红薯掰开,热气便争先抢后冒出,外皮被红烘烤成焦脆,带着苦味,而红薯心却十分软糯,像是蘸了蜜一样甜腻。
陆萱吃完红薯,又盛了碗红薯栗子汤,顺着碗沿咕咚往下喝,直到碗里只剩下一点汤汁和几块红薯。
她舔了下嘴巴,对着杨姐儿不停夸:“杨姐儿熬得汤太好吃了!好甜,比蜜糖还甜!”
杨姐儿心思巧妙,总能琢磨出各种新吃食,陆琼也是自愧不如。
刚来那阵子,她还想着凭借现代知识在古代大展身手,后面才发觉,身为普通人的她,连出入城门都难,更别说在汴京谋生。
好在一切也算苦尽甘来,她现下在汴京也算是扎根了。
而杨姐儿也最爱听人夸她手艺了,不过更多的还是感激,若不是琼姐儿,又怎会有现在的她。
想起这,杨姐儿去把汤都端来,先给陆琼盛了一小碗:“琼姐儿今儿还没得空饮上一口水,现下天冷,吃下这碗汤还能暖身子。”
见她还要去灶台忙,陆琼拉住她的手,弯起眸子:“你就别忙了,快来坐会儿。”
阿芙嘴里塞着红薯,还没彻底咽下去,跟着道:“杨姐儿今早都没歇过,熬了莲蓉,又去揉面团,今儿可是做了好多月饼。”
更别说还要抽空给大家熬汤水。
阿姚便立即起身,去拿来几只碗,给杨姐儿盛上一份汤。
杨姐儿赶紧接下,也叫阿姚趁热把汤喝了。
因着今儿起得比往日早,陆琼便叫众人午时回去歇息,等申时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