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萱也悄悄揣了个月饼,打算回去慢慢吃,陆琼倒是见到她的小动作,平日定会呵斥几句,但今日过节,许多事都可以放宽些。
接近黄昏,街巷更是热闹,年轻女子皆悉心打扮,不少人头戴梨花样式的发簪,涂上脂粉,还在额间贴了花钿。男子也将发冠理正,腰间挂上新香囊。
陆萱拎着裙摆,一脸兴奋地穿梭在人群间,手里还抓着一本书。
过了龙津桥,便能见到挂满花灯地铺子,她这才放缓步子,扬着笑往前走。
一进铺子,便再也憋不住,陆萱举起手中的话本朝众人扬了扬:“杜闲人出新话本了!”
方才听到大堂的食客聊起新话本,陆萱便顾不得别的,一下就奔去书舍,用自己攒的小金库买下新话本。
她还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想快点跟大家一起读。
搬了张椅子就坐在灶房正中,魏盼、阿芙是最先围过来的,陆萱清清嗓子,翻开话本第一页。
“在真元初年,有位叫挽娘的娘子……”
与上一本不同,这一本是在写挽娘在汴京的发家史,从村姑一步步成长为大酒楼的掌柜。
不过陆萱才念到挽娘初入汴京的情节,还不知道后续发展。
陆琼也待在灶房,她还记得要给谢府送月饼,新做的月饼上锅有一会儿,也还有一刻钟才好。
挽娘也从汴京回来,陆萱几人怕挽娘私藏钱一事被后娘发现,皆提着一口气。
杨姐儿也搬了矮凳过来,手心攥紧了擦手的帕子。
柴火噼里啪啦响着,眼看只剩下一截,陆琼算着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便揭开锅,雾气散去才见到月饼真容。
铺子有不少人手,她也不用费心,在食盒垫一张油纸,便提着去谢府。
因着她隔三差五就来,府里的人皆认识她,见陆琼来访,还带着食盒便直接带到庭院。
正中设宴摆了几张圆桌,且座无虚席,陆琼隔着人群与谢洵对视上。
谢洵身边还坐着几位郎君,许是饮了酒,几人面上都有些发红。
身着靛青长袍的男子朝谢洵私语,他也应上几句,很快就撇下众人,起身走向陆琼。
“这是刚做的月饼。”陆琼握着食盒,稍稍往上提。
谢洵点头,叫侍从接过食盒,并嘱咐:“先放到灶房,等赏完月再同今早的一并拿出来。”
侍从很快便将空食盒提出来给陆琼,她见庭院的人都在忙于交谈,不好打扰,也想赶快回到铺子,毕竟离开的时间长,难免会有所担心。
陆琼仰起头,浅笑着:“既然吃食已经送到,我先回去了。”
月光落下,笼罩着她,谢洵觉得周遭的喧嚣好似离他们远去。
见陆琼不明所以,他也很快回神,稍作思索,便带着人走出庭院。
“你前些日可是回去了?”
陆琼看着脚尖走,知道他说的是前阵子回上元村,本想点头,却莫名生出一股烦躁,可她也不明白是为何。
都怪今夜的月光不够圆。
谢洵停下脚步,整个身子转向她,只见陆琼抿着嘴,竞也不说话,这也叫他不知如何是好。
方才见面时还好好的,这还不到一刻钟,情绪转变如此之快。
可见她情绪不好,谢洵的心也跟着沉闷起来。
两人就这般不说话,静静地走出谢府,本该就此分别,谢洵却提出送她走一程。
“今夜人多,独自走还是要多加小心。”
看着他的眼睛,陆琼说不出回绝的话,便点头:“好。”
巷子一到就深夜就冷清下来,何况现下众人都聚在街上,他们走在路上也显得更为清静。
即便是在街上,可孤男寡女走在一起,还是令陆琼觉得不自在,而且她还察觉到自己不对劲,便也没注意到谢洵将步子放慢不少。
才走一小会儿,陆琼突然想起金娘的话。
这几月虽没见面,可谢洵倒是往她这送了不少东西,都还挺合她心意。
但这是何意?是他向来就对别人大方,还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