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简约而奢华的宽敞房间,没有开灯,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房间的一侧完全没有墙壁,全是玻璃门,此刻都打开了,和户外彻底连通。
只是这样的天气,放眼往外面望去,是什么建筑或是景色都看不见的。。。
雪落在北海道的原野上,无声无息,像一层薄纱覆盖着被遗忘的记忆。森川桃坐在驶向札幌的列车靠窗位,玻璃映出她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车窗外,枯枝与雪丘交错延伸,仿佛通往某个尚未命名的世界尽头。
吉田加奈蜷在对面座位打盹,耳机里漏出轻柔的爵士乐;佐仓凛则低头翻阅平板,指尖不断滑动??那是“春雷”最新版的后台日志,用户活跃度仍在持续攀升。自从《观测者计划》档案公开后,全球至少有七个国家启动了相关调查,三名高官辞职,两家跨国心理科技公司被查封。但与此同时,樱火社也正式被列入“极端社会组织观察名单”,所有已知据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监控和骚扰。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佐仓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昨天凌晨,福冈支援站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视频??一个戴面具的人站在空教室里,背对着镜头写下一句话:‘C-07,你偷走的春天,终将冻结。’”
森川桃没有立刻回应。她只是静静看着窗外飞逝的雪景,直到一列货运火车从远处横穿而过,铁轨震颤了一下。
“我知道他会来找我。”她说。
“你说谁?”吉田睁开眼,揉了揉太阳穴。
“池上杉。”她的手指轻轻敲击膝盖,“V-13说得对,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被认为已经出局的位置。他不是失踪,是潜伏。而现在……风暴来了,他也该醒了。”
车厢陷入短暂沉默。暖气嗡嗡作响,像是某种隐秘信号的余波。
***
三天后,札幌近郊的一座废弃农业试验站。
这里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秘密进行“情绪调节植物培育”的基地,后来因资金中断荒废。如今杂草丛生,玻璃温室碎裂,藤蔓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钢架。但在地下十米处,藏着一个未登记的避难所??这是V-13留给她的最后一处安全屋,代号“芽室”。
三人穿过积雪掩埋的小径,在门框左侧第三块砖下取出密钥卡。佐仓用自制解码器破解了电磁锁,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开启,冷风夹杂着陈年尘土扑面而来。
内部空间比想象中宽敞。墙壁布满防潮涂层,中央控制台仍能通电。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标注着日本全境三十个疑似“观测者计划”旧实验点,其中七个被打上了红色叉号。
“这些是已经被我们摧毁的。”吉田轻声说,“还有二十三个……可能还在运作。”
森川桃走到主控屏前,插入V-13给的水晶U盘。系统启动时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逐行加载数据:
>【项目名称】:樱之春雷?次级协议
>【权限等级】:Ω(仅限C-07激活)
>【功能模块】:反向追踪记忆重构模拟执行者身份验证
“这不是简单的资料包。”佐仓眯起眼睛,“这是个AI推演引擎……它能根据现有情报,预测‘观测者’残余势力下一步行动路径。”
“不仅如此。”森川桃调出一段加密文件,“它还能还原实验体的真实记忆??那些被系统抹除、篡改或封锁的部分。”
她输入自己的编号:C-07。
屏幕闪烁,跳出提示:
【是否允许深度记忆回溯?警告:过程可能导致认知震荡,建议在稳定心理状态下进行】
她看了眼同伴,点头确认。
画面变黑,随后浮现一间纯白色的房间。
??那是她六岁时第一次接受“适应性评估”的场所。
镜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小小的她穿着病号服坐在椅子上,面前是一台投影仪。画面上出现各种情绪面孔??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每当她做出反应,头顶的传感器就会记录脑电波变化。
“请选择让你感到‘最真实’的表情。”机械女声响起。
年幼的她犹豫片刻,指向“哭泣”的女孩。
警报声骤然响起。
红灯旋转,门被推开,两名身穿白袍的研究员走进来,低声交谈:
“又是偏差值超标……这孩子情感阈限太强,难以标准化。”
“M-00的情况会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