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21章 养廉银(第3页)

第121章 养廉银(第3页)

尤其是在光化县。

毕竟谷城士卒是一种比较屈辱丢人的方式被拿下的,而且他们也并没有亲眼看到韩大帅的表现。

但光化县就不一样了。

光化县虽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众将士却是共同和韩大帅编写出了一桩佳话的,还是搞不好就能流传下去的那种。

作为游戏中的一环,感受自然不同。

况且侯御封手下那些将士,可是亲眼见识到韩大帅神威凶猛的表现的。众人都是折服不已,几乎是心甘情愿的想要附骥攀鸿,供韩大帅驱使。

尤其是光化县掌旅之一的一枝杆周红英,几乎成为了韩大帅的小迷弟。

韩复在光化县的这两天,此人白天当家丁,晚上当护卫,随侍左右,片刻不离,表现出了相当狂热的忠诚。

并且为韩复掌控全县兵马,出了不少的力气。

在谷城期间,韩复还和都尉侯御封,县令吴鼎焕沟通了几次。

侯御封所部兵马,整体并入襄樊营序列,但在襄樊营大旗之下,听从其本部意愿,仍旧驻守光化,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防御,抵御明军的攻击,襄樊营会派遣一支规模在千人左右的混编司进驻光化,协同防守。而侯御封本部人马,也要扩编至同等规模。

韩大帅还豪迈的表示,考虑侯御封仓促之间,不太好准备,所以这多出来的五百兵马,就由襄樊营来提供。

侯御封只需要负责接收就行了,其他的可以不必操心。

并且以后侯御封所部的粮饷、军械也由襄樊营统一供应,从此也不必再为吃饭和银子的事情烦恼。

与之相对应的,今年光化县的秋税,就要由襄樊营中军衙门来统一的安排。

韩复给吴鼎焕的任务就是,在蠲免辽饷、练饷、剿饷等苛捐杂税的情况下,本县今秋的正税一文钱,一粒粮食都不能少,必须尽数交到襄樊营的库房之中。

与此同时,那些苛捐杂税也不是白免的,秋收之后,吴鼎焕要负责组织百姓,征发民夫到光化县来修城,以及构筑防御工事。

参加义务劳动。

当然是管饭的义务劳动。

另外襄樊金局还要在光化县设置税课司,以后光化县的坐商、行商以及水陆各处钞关的钞税,都由金局税课司统一征收,吴鼎焕等光化县官吏,要予以全力的配合。

当然了,韩大帅也不光是刮地皮,在将光化县财政大权收走之后,韩复直接将吴鼎焕等官吏的各种灰色收入,以一年五百两的价钱给买断了。

挖空心思,从老百姓牙缝里抠那点民脂民膏,捞不到多少钱不说,还要日日夜夜受道德的谴责,受灵魂的拷问。

费那个心思干什么?

本官直接一年五百两买断了,从此以后不需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老老实实给自己干活就行了。

韩复这话是当着吴鼎焕等全体县领导班子的面说的。

并且还同时直接了当的告诉吴鼎焕等人,拿了襄樊营的银子,就要给襄樊营办事。从此以后,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向襄樊营看齐。

谁要是脑子转不过来这个弯,对不起,谁就给我下去。

一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

想试试的大可以试试。

韩复在光化县待了两天半,大致将此县的军事民政两条线都理顺了,又将梁勇的第五局调到光化县协防。

基本实现了之前所有的既定目标之后,韩复这才渡江回到了谷城县。

西线已经完全为襄樊营所掌握,接下来就是要见真章的时候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