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21章 养廉银(第2页)

第121章 养廉银(第2页)

“那就是了,我便说侯御封不会蠢到那等地步。”王光恩说道:“既然如此的话,王二方才所言也不算错,应该是韩再兴早有预谋了。就是不知他韩再兴用了什么法子骗侯御封开门出城的,又不知他在城外预备了多少兵马

伏。”

高斗枢清瘦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极为复杂,让王光恩等人从未见过的笑容。

在那笑容之下,这位大明太仆寺少卿、郧阳臬台,以一种更加复杂的语气说道:“韩再兴只有一人。”

“什么?!”王光恩、王光兴俩兄弟齐声惊呼:“韩再兴一个人去的光化县的?这怎么可能!”

“老夫刚听闻此事之时,亦觉得不可能,但此消息来源不止一处,由不得老夫不得不信。”

说着,不等王光恩和王光兴追问,高斗枢自己将韩复单枪匹马,到光化县招抚侯御封等人的事情,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高斗枢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夫原先以为,韩再兴从贼不过半载,就能坐拥全襄,本事固然是有,但更多乃是机缘巧合之下的结果。现在看来,韩再兴能有今日,并非只是运气啊。”

王光恩两兄弟,听得的都愣住了。

这种故事他们其实并不陌生,但那都是在哪里听到的?是在三国,是在水浒,是在隋唐、说岳等杂剧、评书上听到的。

根本没有想过,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尤其还是发生在一个反贼头子身上!

王光兴愣了半晌,忽然骂道:“奶奶个腿的,单枪匹马的去招降,他娘的这韩再兴是疯了么?”

“确实是疯了,但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谁不是以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举呢?韩再兴。。。。。。原先是老夫看轻于他了,今日观其所作所为,确实有英雄之气啊。”

说到此处,高斗枢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可惜啊,这般有英雄之气的豪杰,不出在咱大明朝,而出在了贼寇之中,思之令人扼腕。”

一听这个话,王光兴有点不太乐意了:“恩公是不是太抬举那姓韩的了?咱看这小子,不过是个不要命的疯子罢了。要说英雄之气,哥哥固守郧阳三载,打过西贼,也打过闯贼,而郧阳始终岿然不动。哥哥为朝廷守此疆土,

难道不算是英雄豪杰?”

“哈哈哈哈……………”高斗枢仰头大笑,先前胸中的郁塞仿佛一扫而空:“光兴所言甚是道理!不过不单乃是英雄好汉,你王二亦是条忠勇的好汉子!且尔兄弟为王师,韩再兴不过区区贼寇,又岂可同日而语!光化县丢了又有何

妨,不过是暂寄于韩再兴之手而已!我等这便回郧阳厉兵秣马,发堂堂之师,再与韩再兴一决高下!”

说着,高斗枢走到堂中,拉着王光恩、王光兴两兄弟的手,亲自将他们送到舷梯之上。

送完这两人回来之后,高斗枢再度拿起详细记载韩复孤身招抚侯御封等人经过的书信。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终于有些明白,辅国为何对那韩再兴如此推崇备至了。

这实在是个人物啊!

然后他将此信放下,从桌上一堆稿纸的最下边,抽出了张几寸见方的小笺,望着上面抄录的文字,轻声念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遍念完,又念了一遍,终于是叹道:“襄樊出了个韩大帅,襄樊出了个韩大帅。。。。。。呵呵,好个不怕牺牲,要教日月换新天的韩大帅!有如此英雄之气的好汉,却是为何要做贼!!”

有道是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韩复单枪匹马,招抚侯御封的事情,根本等不到韩大人发动宣传机器主动宣传,很快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光化、谷城等地方。

并且还越传越邪乎。

每经过一张嘴,大家都会往上面添点东西,传到后面,已经有了韩大人与侯御封大战三百回合,舌战群雄,以及韩大人七进七出,七擒七纵等多个不同的版本出现。

甚至还有传言说,韩大人之所以如此英勇不畏死,是因为光化城中有韩大人青梅竹马的。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发展出了男频视角和女频视角,让韩复都不得不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并且这还是能传到韩复耳中,能被韩复知道的版本。那些传不到韩复耳中,不被韩复知道的版本,还不知道会离谱成什么样子。

韩再兴只能祈祷,不要弄个沟子史学出来就行。

而至于弯弓射大雕的桥段,也在口口相传的过程当中,增添了大雕为害民间的故事背景,还增加了豺狼虎豹等配角友情出演。

不过好处就是,伴随着这些故事的传播,本来对于城头变幻大王旗已经麻木了的两县百姓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韩大帅的名字。

同时,韩大帅的英雄气概,也让冯养珠、侯御封手下的那些将士们,没了先前的那种要投降襄樊营的抵触心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