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琏二爷 > 第978章 打赌(第2页)

第978章 打赌(第2页)

七日后,秦骁亲率精锐夜袭云岩寺,顺利取得账本。经核对,果然记载大量款项流向“两浙守礼总会”,并有礼部右侍郎王文渊亲笔签收记录。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笔五十万两白银,竟标注为“用于阻止女子科举全国推广”项目开支。

证据确凿,雷霆骤降。

三日内,王文渊被革职查办,其府邸抄出大量金银字画、田契地契,更有私藏龙袍一件,疑似图谋不轨。刑部会审时,他仍嘴硬:“老夫所做一切,皆为维护祖宗法度!”贾琏当庭出示一段录影??正是那位贵州布依少女抬头望向镜头的画面,接着播放山东农妇来信录音:“老师,我今年四十五了,不识字。但我求我闺女教我认了三个字??‘我’、‘能’、‘行’。”

全场寂静。

贾琏起身,声音平静却如刀锋割骨:“你说你在守礼,可你守的是谁的礼?是千年来让女人闭嘴、让女孩沉塘、让母亲饿死在灶台前的礼吗?你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可祖宗有没有告诉你,当一个十岁孩子跪在地上求活命时,你该不该踩上去?”

王文渊面如死灰,终于低头不语。

判决当日,长安街万人围观。王文渊与其党羽共十七人,分别被判流放、削籍、终身监禁。圣旨特书:“凡阻国民启蒙、逆时代大势者,纵位高权重,亦难逃国法。”

此后半年,风气为之一变。原本抵制女学的世家纷纷转变态度,有的主动捐资办学,有的送女儿参加女科考试。至年底统计,全国女子学堂总数突破三百所,在校女生逾八万人,女官任职人数达一千二百余人,遍及司法、教育、医疗、工程诸领域。

而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黄河工地:由三位女工程师主导设计的“三湾分流方案”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多年水患,还新增灌溉良田二十余万亩。宁桓亲赐匾额“巾帼治水”,并在年终大典上宣布:“今后重大国家工程,必须有不低于三成女性技术骨干参与。”

贾琏受邀出席典礼,站于高台之上,望着台下旌旗猎猎,心中却无半分得意。他知道,胜利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典礼结束后,他独自前往城南一处新建的“妇女儿童庇护所”。这里收容了近百名逃离包办婚姻、遭受家暴或被迫辍学的女孩。他走进一间教室,见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女正围坐一圈,练习写字。黑板上写着一句话:“我的命运,由我自己书写。”

一个小姑娘抬起头,怯生生地问:“您就是琏大人吗?”

贾琏蹲下身,微笑道:“是啊,怎么了?”

“我们老师说,您是我们能来这里的原因。”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谢谢您。我叫春桃,我以后想当法官,判坏人坐牢。”

贾琏鼻子一酸,轻轻摸了摸她的头:“你会的。而且,你会比所有男法官都更懂什么叫公正。”

离开时,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庭院。门口站着一位拄拐的老妇,正是当初送别索玛的那位。她颤巍巍地拉住贾琏衣袖:“大人,我没文化,说不出好听的话……可我知道,你们做的,是积阴德的事。等我到了地下,见到我那早逝的女儿,我要告诉她:娘没等到那一天,可你等到了。”

贾琏深深一揖,久久不起。

当晚,他回到府中,黛玉正在灯下缝制一件小儿衣物。他愣了一下:“谁家的孩子?”

“是春桃的。”她抬头笑了笑,“她说从小没见过新衣服,我就想着给她做件袄子。”她停针片刻,轻声道,“你说,十年后,她们会不会忘记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会。”贾琏坐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历史总是遗忘过程,只记住结果。但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一晚的血书,那一句‘只要还能写字,就不算输’,就够了。”

窗外,春风拂过新绿的柳枝,吹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又一年春社来临,女子才艺展再度开幕。这一次,展厅中央不再是那幅残稿,而是一座青铜雕塑:一名少女跪坐于地,双手捧书,额角带伤,目光坚毅。底座铭文刻着:“献给所有不肯沉默的灵魂。”

贾琏与黛玉并肩而立,看着人流如织,听着孩童诵读校训,感受着这片土地悄然发生的蜕变。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琏兄,你看那边。”

是秦骁,指着入口处。只见一群身穿蓝布衫的农村妇女正列队走入,每人手中拿着一本《识字课本》,胸前别着一朵红花。带队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大声介绍:“这是咱们村第一批扫盲班毕业的姐妹!她们最小的三十八,最大的六十二!今天,她们要自己念出第一封家书!”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一位白发婆婆颤抖着手翻开信纸,一字一顿地读:“儿啊……娘……学会……写信了……你不许……再说我……没用……”

声音哽咽,全场静默,继而泪光闪烁。

贾琏仰头望天,仿佛看见无数星辰坠落人间,化作万家灯火。

他知道,这场火,已经燎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