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逍遥四公子 > 第1959章 告诉老冯此人瞧不上他的审讯手段(第1页)

第1959章 告诉老冯此人瞧不上他的审讯手段(第1页)

章敬仁急忙道:“小人惶恐,怎当得起摄政王一个谢字。承蒙武王爷信任,无以为报,只能以这等小事来报答。”

宁宸笑了笑,“你是什么时辰去买的烤鸭?”

章敬仁沉默了一下,然后道:“回王爷,大概是未时初。”

宁宸道:“那就是本王刚到武王府的时候?”

“是,小的看到王爷来了以后,这才去翠梧酒楼买的烤鸭。”

宁宸淡笑道:“过去两个多时辰了,难怪这鸭肉发柴。”

章敬仁惶恐道:“王爷恕罪,小的这就去重新买一份回来。”

“。。。。。。

雪又落了。

这一次,不是江南的细雪,而是自西北吹来的暴烈寒流,裹挟着砂砾与冰晶,在京师上空盘旋三日不散。百姓说这是“言林”发怒??因有人欲掘断墨脉,引井水干涸。守望者们却知道,真正的风暴不在天上,而在人心深处那条尚未愈合的裂痕。

豆芽站在心渊书院旧址的残碑前,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手稿,是昨夜由一名流浪书生从岭南带来。纸页边缘焦黑,似曾遭火焚,字迹却清晰如刻:“太子虽入真相庭,然其心未伏。他曾在狱中对镜自语:‘若言语可夺权,我便让天下人说不出话。’”

她将手稿递予阿枝。阿枝指尖微颤,读完闭目良久,才道:“这不是妄言……我父亲留下的笔记里提过一种‘喑蛊’,以真语基因逆炼而成,能使人失声三年,且不伤喉舌。当年宫中几位直言谏官突然哑了,皇帝以为是惊吓所致,实则……”

“是太子试药。”沈知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已不再佩铜哨,肩上的伤早已愈合,但走路时左腿仍略显滞重??那是十年前在黑水泊外被夜鸦围攻所留下的印记。“我查过内库账册,五年前曾有一批‘无名药材’调往东宫,经手人正是如今共议阁七十二贤士之一。”

三人对视,皆从彼此眼中看见寒意。

他们原以为禅位之后,万民开声,便是终局。可语言一旦成为权力之源,便也成了新的争夺场。共议阁初立时,百姓推选贤士,尚能听闻草野之声;然而不过两年,某些家族开始操控地方推举,子弟联姻、结社立盟,竟隐隐形成新贵之势。更有甚者,借“鸣理院”之名行审查之实,凡异议者,辄以“扰乱心音链”为由禁言三月。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陶铃开始失效。

起初只是零星几处微光屋的铃声迟滞,后来竟有百姓反映,即便诚心说出真话,铃亦不响。阿枝亲赴三省查验,发现这些人服用过一种名为“宁神散”的市售药丸,成分中含有微量“静墨粉”??正是百年前毒墨的提炼副产物。

“他们在重建沉默。”豆芽轻声道,声音像刀刃划过冰面,“不是用暴力,而是用习惯。让人们慢慢忘记说话的意义。”

那一夜,她再度梦见小满。

梦中并无言语,只有一片漆黑的井底,无数双手向上伸来,掌心皆刻着一个字:“说”。小满站在最下方,面容模糊,唯额心朱砂痣如血滴悬于虚空。她缓缓张口,却发出不属于她的声音:

>“当谎言穿上了秩序的衣裳,真理就成了叛乱。”

醒来时,窗外正飘着雪。豆芽起身,取出那枚从未刻字的陶铃,轻轻摩挲。铃身温润,仿佛仍有余温来自小满掌心。她忽然想起少年时两人躲在碑林后背《守望录》的情景,那时小满总说:“将来我们要建一座屋子,谁都能进去说一句不怕的话。”

如今屋已建成,话已说出,可恐惧并未消失,只是换了模样。

次日清晨,豆芽独自前往城西乱葬岗。无名碑前的铃草已被积雪覆盖,她拂去白雪,放下一朵风干的蓝花??那是小满最爱的颜色。正欲离去,忽觉脚下泥土松动。她蹲下拨开冻土,竟挖出一只锈蚀铁盒,盒盖刻着极小的乌鸦纹。

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黑色陶铃,铃舌为骨制,表面布满细密裂纹,像是曾被高温灼烧又冷却。更诡异的是,铃身内壁刻着一行蝇头小字:

>“若此铃再响,则万声俱寂。”

她心头剧震,立刻赶回微光屋。阿枝接过黑铃仔细查验,脸色渐白:“这不是普通陶土……它掺入了‘噬音砂’,传说中能吸收并吞噬其他陶铃共鸣的矿物。若在全国同时敲响,可令所有心音链中断半个时辰??足够抹去一段集体记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