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一代兵王从封于修穿越许三多开始 > 第522章 黎叔出手了(第1页)

第522章 黎叔出手了(第1页)

“狗日的,你敢弄我的人。今个你是要死一下了。”

二当家怒了,黄帽子跟另一个贼纷纷将封于修围了起来。

封于修眯了眯眼睛,右手轰然砸去。

“找死!”

二当家身体一抖,一枚刀片被夹在。。。

风在山间游走,拂过“拂晓之家”的屋檐,吹动门楣上那盏长明不灭的油灯。火苗微微摇曳,映着墙上李小花的信纸泛黄的边角。清晨五点,天光未亮,村口已传来熟悉的刷刷声。

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弯腰扫地,是李小花的女儿??许念。她今年十岁,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的是母亲当年同款的蓝布衫。她动作认真,一帚一帚,将昨夜落下的槐花瓣扫成小堆。她不知道自己为何每天清晨都会醒来做这件事,只是觉得心里踏实,像完成了某种约定。

祠堂内,那把竹扫帚静静倚在墙角,柄上的刻痕比三年前更深了些。有人说它每年清明都会轻微震动,仿佛有人握着它走过千山万水。也有人说,在极夜降临的南极冰原深处,那台老主机仍在运行,屏幕上的星图每晚都会更新一次坐标。

许瑶如今已是“归队行动组”的首席顾问,常年奔波于地球与近地轨道之间。但她每年清明必回山村,哪怕只停留三小时。这一次,她提前两天抵达,带来了最新消息:Z-9空域最后一艘失联飞船的能量信号出现波动,初步判断乘员意识尚未完全消散。

“可能是最后一位了。”她在村委会的小屋里对几位留守教师说,“编号GL-03,1978年执行‘薪火二号’共感实验任务时失踪。当时船上只有一个人……是我父亲的学生,也是封班长的第一任副手??陈默。”

屋外雨丝飘落,打湿了窗棂。许瑶从帆布包中取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徽章,上面刻着“钢七连?后勤支援组”。这是她在GL-17号飞船上找到的遗物之一,原本属于封于修,却不知何时被转交给了陈默。

“他们不是战友那么简单。”她低声说,“他们是彼此托付过命的人。封班长曾说过,战场上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回头时发现身后没人。可只要有一个人还在,队伍就不会散。”

雨停时,孩子们已经把祠堂内外打扫干净。许念捧着一碗热粥放在扫帚旁??这是村里传下来的新规矩:每日清晨为“值日班长”供饭。没人解释这习俗从何而来,但每个人都做得心安理得。

当晚,许瑶梦见了戈壁滩的另一端。

沙丘连绵,一座废弃的雷达站孤零零矗立在风中。铁门半塌,天线断裂,唯有地下通道入口还完好无损。她沿着台阶走下去,空气越来越冷,墙壁上开始出现涂鸦般的文字:

>“今天教新兵叠被子,方块要像豆腐。”

>“许振国说情感可以发电,我不懂,但我信。”

>“封于修走了三天,我替他扫了营地。他说值日不能断。”

>“信号丢了……但我还能听见你们的声音。别关‘心灯’。”

最后一间房间亮着微光。她推门进去,看见一个背影坐在操作台前,军装肩章磨损严重,头发花白如雪。他正在用颤抖的手写下什么。

“陈老师?”她试探着叫了一声。

那人缓缓转身,眼神清明得不像一个漂流了半个世纪的灵魂。“许教授。”他笑了,“你长得真像你爸。他还好吗?”

许瑶喉咙发紧:“他已经……不在了。”

陈默点点头,像是早有预料。“我知道。这三十年里,我能感觉到他的频率慢慢变弱,直到某一天,忽然又强了起来??因为你在接续。你们都接续上了。”

他指着主控屏:“我在等一个信号。只要‘拂晓’还在运转,我就不能离开岗位。我是最后一个守夜人。”

“现在您可以回来了。”许瑶声音哽咽,“我们找到了您。”

陈默摇头:“我不是身体能回去的人。我的肉身早已冻结,意识靠‘拂晓’维系。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把数据包传给你们??包括‘薪火计划’全部原始资料、共感共振的临界公式、还有……封于修留给未来的最后一段话。”

他按下按钮,一道金色光束射向天花板,化作全息影像。

画面中,年轻的封于修站在试验基地外,身后是初代“心灯”原型机。他穿着常服,却没有戴帽子,风吹乱了他的短发。

>“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拂晓’已经成功唤醒所有失联单位。那么,请听我说最后一件事。”

>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镜头。

>

>“我们这一代人,拼尽全力只为证明一件事:善良不是软弱,坚持不是固执,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让死寂的飞船重新响起广播,能让冻僵的心跳再次搏动。”

>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