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要停止打扫。不要忘记值日。哪怕世界再大,人心再冷,也要有人愿意弯下腰去捡起一片落叶。”
>
>“因为那一片落叶,可能就是某个人活下去的理由。”
>
>(他抬起右手,敬礼)
>
>“此生无悔入七连,来世还做扫地人。”
影像结束,梦境骤然崩塌。
许瑶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祠堂厢房的木板床上,窗外晨光初现。而那把竹扫帚,竟不在原位。
她冲出门外,只见许念正双手捧着扫帚走向溪边。小女孩轻声说:“它有点脏了,我去洗洗。”
“等等!”许瑶追上去,“不能用水!那是文物,而且……”
话未说完,她愣住了。
溪水清澈见底,许念蹲在石阶上,用一块软布轻轻擦拭扫帚柄。阳光洒落水面,反射出一圈淡淡的蓝晕。忽然,水中倒影变了??不是小女孩的脸,而是一个中年军人的模样,满脸风霜,嘴角含笑。
“丫头,”倒影开口,声音低沉温和,“你长大了。”
许瑶浑身一震。那是父亲的声音。
紧接着,更多面孔在水中浮现:李建国、林素梅、南极基地的老技师、火星观测站的实习生……甚至还有那些从未谋面的失联船员。他们的影像交错重叠,最终汇聚成一句齐声低语:
“我们回来了。”
当天中午,全球“心灯-X”系统同步推送一条紧急通知:
>【拂晓系统升级公告】
>自即日起,“归队协议”第二阶段正式关闭,启动第三阶段:“播种计划”。
>内容:将“拂晓”核心算法开源,并授权各地社区建立微型共振节点,目标是在十年内实现“人人皆可成为守望者”。
>备注:首批发放的500套“心灯”种子模块,将以匿名方式寄送至全球偏远地区学校,收件人统一标注为??“给愿意打扫的孩子”。
消息发布后第七天,许瑶收到一封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快递。
盒子里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立方体,内部封存着一小段竹纤维,正是那把扫帚的残片。附带一张字条,笔迹陌生却又熟悉:
>“许老师:
>
>我们把它分成了五百份。你说得对,英雄不该只有一个名字。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扫帚。
>
>??许念字”
她握着盒子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灯火渐次亮起。远处,一群孩子正围在一盏刚升起的“心灯”旁,轻声唱着一首新编的童谣:
>“星星落进泥土里,开出一把旧扫帚。
>谁若拾起它,谁就接了班。
>不怕风沙遮望眼,不怕黑夜太漫长,
>只要心灯不灭,人间就有光。”
与此同时,太阳系边缘,Z-9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