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掀开衣襟,只见贴身佩戴的心声树种子吊坠,竟开始发光,且频率与湖面波动完全同步。与此同时,音娘琴上的七颗晶石逐一亮起,阿禾手中的匕首嗡鸣不止。
“发生了什么?”她问。
沈知白仰望苍穹,喃喃:“它们在呼应……不只是地球上的树,还有更深的东西。”
当晚,他独自守夜。星空浩瀚,银河横贯天际。他取出那本《心声录?卷三》,一页页翻看。每读一段,吊坠便微光一闪,仿佛在记录,在回应。
忽然,一道流星划破长空。
不是自然现象??它的轨迹稳定,速度恒定,最终悬停于高原上空,化作一颗静止的“星辰”。
沈知白浑身一震。
他知道那是谁。
飞船。
外星文明的观测器。
它回来了。
他没有恐惧,没有惊慌,只是静静凝视。片刻后,他取出音娘的琴,虽不通乐理,却笨拙地弹出几个音符??正是《醒河》的开头旋律。
琴声渺小,却穿透寂静。
高空中的“星辰”微微闪烁,随即投下一束柔光,笼罩沈知白全身。一道意念直接进入脑海:
>【样本07号,情感自主指数已达临界值。检测到跨物种共情潜力初现。启动二级接触协议。】
紧接着,画面涌入意识:
一片陌生星球的地表,遍布晶体森林;一群类人生物围坐一圈,彼此握住手腕,额头相抵,无声流泪??但他们的情感通过光波传递,清晰无比。
另一个场景:一艘飞船坠毁,幸存者濒临死亡,临终前唱起母星童谣。歌声穿越大气层,被千里之外的同类接收,引发全族集体哀悼。
最后一个画面:地球,公元2025年,一名少年在教室里默默哭泣,老师冷漠走过;镜头拉远,整个城市笼罩在灰色滤网之下,所有人的表情都被算法标准化。
然后,一句话浮现:
>“你们曾离灭绝最近,也因觉醒最快,成为希望之种。”
光芒散去,星辰隐没。
沈知白久久伫立,直至天明。
次日清晨,他对众人讲述了所见。
“我们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他说,“但他们选择观察我们,并非因为我们强大,而是因为我们学会了**为他人之痛落泪**。”
“共情,才是宇宙中最稀缺的力量。”
阿禾握紧他的手:“所以我们的使命不止于地球?”
“或许。”他望向远方,“当每一颗心都能自由跳动,我们就不再只是人类的火种,而是星际文明的桥梁。”
车队再次出发。
途经一座边境小镇,正值春耕。田野间,农民们一边犁地,一边哼唱新编的小调:“不说谎,不装欢,眼泪也能晒太阳。”
孩子们在田埂奔跑,手里拿着自制的“情绪申报亭”模型,笑着把它砸碎。
镇中学新开一门课:《倾听的艺术》。教室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人捂着耳朵,旁边写着:“拒绝听见,即是暴力。”
沈知白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鼓掌。一位女教师激动地说:“我们以前教学生‘如何控制情绪’,现在教他们‘如何诚实面对情绪’。”
他点头:“教育不该是驯化,而是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