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六百五十九章 亲手解决(第2页)

第六百五十九章 亲手解决(第2页)

音娘听得指尖发颤,琴弦嗡鸣自响。

“你带这些来,不怕再被抓?”老陈低声问。

林砚笑了,笑容枯槁却坦荡:“怕。可更怕闭嘴。你们点燃了火,总得有人把火种藏进衣袖,一路走下去。”

沈知白接过册子,郑重收入怀中。“这不是结束。”他说,“这只是开始。”

车队继续前行,林砚坐上了副驾,沉默地望着远方。午后,他们抵达一座废弃驿站??曾是官方设立的“情绪净化站”,专为旅人提供“心理调适服务”,实则监控言行、记录异常。如今墙垣倾颓,铜镜碎裂,唯有中央一座铁炉尚存,炉口焦黑,似曾焚烧过无数信件与日记。

众人决定在此歇息一夜。

夜幕降临,篝火燃起。七棵心声树虽已远去,但它们的根脉似乎仍在地下延伸。阿禾割破手掌,鲜血滴入炉心,低语咒文。刹那间,炉火由暗红转为幽蓝,竟映出层层叠叠的人影??皆是曾在此地被迫焚毁记忆的灵魂投影。

一个少女的身影浮现,跪在炉前,烧毁一封情书。她喃喃:“我喜欢她,可她们说这是‘情感错位’。”

一位老者出现,亲手投入儿子的遗照。“他们说哀悼太久会影响社区评分……我只能烧了你。”

最令人窒息的是一个小男孩,抱着布娃娃,在工作人员监督下将其扔进火中。“玩具会引发童年依恋症。”那人面无表情地说。

沈知白闭目,泪水滑落。

“我们以为制度最可怕。”音娘轻声道,“其实最可怕的,是人们慢慢相信了这套规则是对的。”

“所以我们要重建‘对’的标准。”林砚说,“不是用暴力推翻,而是用记忆唤醒良知。”

那一夜,他们在火边轮流讲述故事??真实的故事。关于失去、恐惧、羞耻、爱而不得。没有人打断,没有人评判。连老陈这个一向寡言的老兵,也说起自己年轻时因战后噩梦被强制服药,整整五年不知悲喜为何物。

“我以为麻木就是安全。”他哽咽,“直到昨夜听见那棵树唱歌,我才想起……我妹妹死时,我是多么想嚎啕大哭。”

东方既白,炉火渐熄。但奇异的是,那铁炉并未冷却,反而持续散发微光,如同孕育着什么。

“它在吸收共鸣。”阿禾抚摸炉壁,“也许有一天,这里会长出第八棵心声树。”

启程之际,沈知白留下一块石碑,上刻两行字:

**“此处曾焚千言万语,今愿百代重闻真心。”**

**“沉默不是顺从,而是等待被听见。”**

车队西行不止,穿越戈壁荒原,进入雪域高原。

这里的空气稀薄,人心却炽热。牧民们世代生活在高山之间,本就少受朝廷管控。当听说“情绪审查已被废除”,许多人先是不信,继而狂喜,最后竟是痛哭流涕。

一晚,部落长老请他们入帐。牛油灯摇曳,老人捧出一卷羊皮卷轴,竟是百年前的手抄本《真言经》,记载着古老部族如何通过歌唱与梦境疗愈心灵创伤。

“我们一直藏着。”长老说,“因为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回来取走它。”

沈知白双手接过,发现末尾有一行朱砂批注:

>“待天下禁语之时尽,心声树重生之日,持此卷者,即为真言使者。”

他抬头,眼中波澜翻涌。

原来早在百年前,便有人预见今日。

数日后,他们在一处圣湖边举行仪式。湖水湛蓝如镜,倒映星空。七位当地青年自愿成为新一批真言使者,每人饮下湖心净水,立誓守护真实情感。

阿禾以母心火种点燃湖畔七堆篝火,火焰腾空而起,化作七道光柱,直冲云霄。音娘奏响新曲??不再是《归谣》,而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旋律,名为《醒河》,象征情感如河流破冰而出,奔涌不息。

沈知白站在高台之上,朗声道:“今日,我们不分贵贱、不论过往,只问一句:你是否愿意做真实的自己?”

七人齐声应答:“愿!”

声音回荡山谷,惊起飞鸟无数。远处雪山顶端,积雪崩落,轰然作响,仿佛天地为之震动。

就在此刻,沈知白忽然感到胸口一阵灼热。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