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此时,新玉阑啤酒和毛尖啤酒在旅游节亮相之后,迅速铺遍玉阑地区,毫无滞涩地接过老玉阑啤酒的市场,实际情况出乎武明预料,没有什么啤酒老饕,对啤酒风味质量指指点点挑三拣四,他们迅速接纳新玉啤偏年轻的口味。
对于毛尖啤酒,笑纳更快,一来毛尖茶名气摆在这里,想要尝鲜的人太多,二来地方特产属性浓重,不少人买毛尖啤酒当时兴的礼物。
武明得知消息,心惊肉跳。
“毛尖啤酒从**上就花费心思,使它跟开盖即饮的瓶装啤酒很不一样,赋予礼品属性,据市场调查,很多顾客认为毛尖啤酒不伦不类,喝着不痛快,但是架不住亲朋好友追捧潮流,比着送,送到就拿来待客,还有个漂亮的花头——茶叶酒,相当时髦。
大多数酒客都是普通人,对待啤酒好比饮料,没有太强的爱和不爱喝,只要上了桌,都能佐菜,毛尖酒也好,新玉阑啤也罢,因为年轻人爱喝爱送,长辈就跟着喝,使得整个市场并没有玉啤发展的严重阻碍。
苦苦支撑多年,几近倒闭破产的玉阑啤酒,重新活过来了。”老骆很够意思,把情况如实告知,“玉阑地区站稳脚跟后,立刻加大对周边市场的广告推销,我们这已经有反应,所以老武,你们洛亚啤酒得……注意点了。”
武明无力道:“当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洛亚订单不会少过玉啤的承诺不作数吗?”
“此一时彼一时,我对你们没有任何偏见,谁的产品好卖,总收益高,我自然得偏向谁,即便咱俩有交情,可是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不能让我贴本钱陪你抗,除非你们洛亚决心一争,让利出来稳市场。”
“已经到这种地步吗?你都这样明晃晃要洛亚让利。”
“玉阑毛尖精酿啤酒近来可是红火,名声大躁,销量猛增,说是新星毫不为过,你若是觉得它势不可久,自然可以放心安坐,等等看情况,若是稍回顾,担忧将来无力竞争,该动作了。
我再多说一句,玉阑啤酒准备上大象台打广告,力度大概跟青农饲料仿佛,奔着家门口市场必须有一席之地的劲头,你好好想想吧。”
武明勉强振奋精神,点头道:“我会跟公司汇报,想必这个时候,着急的不再是我。”
第901章强中自有强中手
恰如武明所言,玉阑啤酒一崛起,首先搏杀的就是中小品牌,细分一下,中品牌最惨,因为小品牌灵活,随时好掉头,你毛尖精酿啤酒销路不错,我们学来就是,本地化降低成本,加上品牌的亲近度,不愁活不下去,真扛不住,原地倒闭就是,主打一个果断。
中型品牌就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卖产品、维护客户关系不如小品牌精细,家底厚、发动钞能力不如大品牌勇猛,等敌人摸到眼皮底下,吓得脊背发凉,双脚发麻。
“促销,有奖促销。”总经理镇定道,“联络分销渠道,拒绝玉阑啤酒进入市场。”
“玉啤成了气候,已经拒绝不了。”武明认真道,“只有给经销商让利,以感情和长久合作令他们减少对玉阑啤酒的支持,跟洛亚统一战线。”
总经理眼中闪过一丝羞恼,好歹当初跟武明的争吵没有外传,不至于让他坐失良机、贻害无穷的名头广为人知。
“可以,洛亚要发挥本地优势,各个渠道都发力,不给玉阑啤酒空子可钻,不光是超市小卖部,还有饭馆烧烤摊,售价不降,但是增加促销力度,开盖有奖,再来一瓶统统用上。”总经理恨恨道,“本来打算分厂建成一齐用的,没想到被玉阑啤酒逼得这样狼狈,可恶。”
武明面无表情,淡淡道:“青云纯生还没有大规模上市呢,过了这关,还有下一坎。”
总经理尬住,当着众管理层的面,好悬没有忍住,缓缓道:“无妨,纯生啤酒市场前途不明朗,熟啤才是主流,这几招运用得宜,我不信玉阑啤酒还有余力兴风作浪。”
“最好有心理准备,我们不能祈祷对手犯错,更不能想当然。”武明丝毫不给总经理面子,在他看来,洛亚啤酒当下的危机都是后者忽视造成的,根源则是资方代表不信任本土管理者,总是自以为是。
换言之,玉阑啤酒失败的原因被青云总结改正,完全实现扬长避短,而洛啤的失败,合作者没有觉察,几乎是蒙头移植外来经验,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范围,谁都明白的道理,若是那么好做,洛啤岂会跌跤?
总经理按捺愤怒,咬牙道:“请武经理说说如何应对青云纯生,不要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就是洛亚也做纯生。”
“不错。”武明理所当然道,“现在的玉啤就是过去的洛啤,他们的解题思路完全可以取长补短,拗着老旧思路一成不变才是自寻死路。”
“大家说说意见吧。”总经理换个方法,以众凌寡。
果然,绝大多数管理层都不赞同做纯生啤酒,严厉的人说不该鹦鹉学舌,那是自乱阵脚,坚持夺命十一度的特色徐徐图之才是正道,宽容的人说着纯生啤酒是不错方向,但未成熟,将来可以跟进,眼下需要着重玉啤和毛尖啤酒,不能分心。
武明心如死灰,不再多说什么。
总经理倒是沉得住气,没有奚落嘲讽,而是一条条布置下去,领头捍卫本地市场,飞鸽传书邀约盟友共进退,一时间真有众志成城的味道。
玉阑啤酒火红的声势还真受阻。
主导项目的余秋秋顿时不快,这东西好比流水,滔滔不绝的势头形成,往往事半功倍,一旦受阻,很可能问题频发,使公司忙于应对,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