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公务用车、生产用车,将可以摆脱对进口的依赖。
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能够带动上下游无数产业的汽车工业,即将拔地而起!
“干得不错。”周领导没有再多说,只是又看了一眼那辆充满力量感的轿车,然后转身对王建业说,“后续的生产和质控,一定要抓好。这第一炮打响了,后面的仗,更要打得漂亮。”
“请领导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王建业等人齐声应道。
周领导的考察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没有参加厂里准备的接风宴,只是在食堂简单地吃了个工作餐,便踏上了返回四九城的路。
……
两天后,四九城,一机部。
周领导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来自华东厂的,更为详尽的资料。
里面有“东风-1型”的最终成本核算,以及市场定价建议。
“建议零售价:18。2万元。”
周领导看着这个数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十八万,在这个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
如果不是前阵子小灵通那火爆的场面,恐怕他也会觉得这个价格,过于高昂。
但现在,他明白这车的首批目标用户,不是普通百姓。
它的定位,是替代那些昂贵且配额有限的进口轿车,成为各级机关单位、大型国企的“工作母机”。
“叮铃铃……”
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
“领导,发改委和商业部的同志来了,想跟您沟通一下关于‘东风-1型’的首批配额问题。”
周领导拿起电话,沉稳地说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几位干部走了进来,手里都拿着厚厚的文件夹。
“周领导,我们这边,光是部委和省级单位的申购单,就已经超过三千辆了!”
“我们商业部这边,几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国营公司、外贸公司,还有一些刚刚冒头的民营企业家,也递交了购买意向书,点名就要‘东风-1-型’,价格高点都不怕!”
“是啊周领导,这车还没正式发布呢,就已经火成这样了。第一年的五千辆,怕是根本不够分啊!”
听着众人的汇报,周领导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这盘棋,走活了。
当时试点有六个厂子,现在才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估摸着接下来几个厂子,也差不多了。
……
就在华东厂的庆功会和部委的协调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这一切的源头,白杨,却对此一无所知。
此刻的他,正身研究所里。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白大褂,正俯身在一张巨大的绘图桌前。
桌上铺着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上面是用精密的绘图铅笔绘制出的,无比复杂的集成电路布线图。
对于三亚那座为他而建的豪华疗养院,他只是在最初提了一个“希望团队能有个安静、舒适、能看到海的地方”的需求,之后便再也没有过问。
对于当初提议的汽车产业链,他更是早已抛之脑后。
在他看来,拿出那套技术图纸,就像是解开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解完之后,他的兴趣自然就转移到了下一道更难的题目上。
此刻,他正在攻克的,是光刻机核心物镜组的设计。
这是一个比汽车发动机要复杂上百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