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们刚在传达室报上单位和来意,说要咨询关于三亚一块地的政策。
里面立刻出来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干部,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是赵家建筑公司的同志吧?快请进,快请进,领导已经交代过了。”
赵卫东心里“咯噔”一下。
交代过了?
谁交代了?
他们可是昨天半夜才决定的事!
他不动声色地跟着干部走进一间办公室,一个看起来像是科长的中年男人立刻站了起来,满脸笑容地给他们倒水。
“赵经理,你们来得正好。关于三亚鹿回头半岛的那块地,上面的文件今天早上刚到我们这儿。”
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带着红头的文件,小心翼翼地推到赵卫东面前。
“您看,总计三百亩,土地性质已经由上面特批,直接划拨。这是批文的复印件,你们可以直接拿着这个,去办理后续的手续。”
赵卫东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划拨?
特批?
他干了这么多年建筑,太清楚这两个词的分量了。
这意味着这块地他们不用花一分钱,国家直接给了!
而且是手续齐全,直接给!
他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什么支持特区建设、什么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一个字都用不上了。
人家根本不问你来干嘛,直接把地契拍你脸上了。
“这……这太感谢领导了。”赵卫东有些结巴地说道,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千万别这么说,为国家重点项目服务,是我们的分内工作。”科长笑得格外真诚,“后续有什么需要我们协调的,您随时开口。”
从国土部门出来,赵卫东和他的手下站在寒风里,半天没说出话来。
“东……东总,”先遣小组的负责人张工,一个四十多岁的老江湖,结结巴巴地问,“这……这就办完了?”
“好像……是吧。”赵卫东自己都觉得不真实。
他从业十几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办事儿的。
这不叫办手续,这叫领圣旨。
“走!下一站,市规划委!”赵卫东一咬牙,他倒要看看,这绿灯能开到什么地步。
到了规划委,同样的情景再次上演。
他们甚至都没见到主要领导,一个办公室主任就接待了他们。
对方拿出了一张已经用红线标好的规划图。
“赵经理,这是我们根据上面的精神,连夜组织专家做的初步规划建议。疗养院主体建筑位置、绿化面积配比、道路接入方案……我们都考虑进去了。”
“当然,这只是建议,具体的设计还要看你们。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标准要高,视野要好,要建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园林式疗养院。”
对方的态度,比甲方还像甲方,不,比甲方的爸爸还像甲方。
赵卫东看着那张详细到连排污管道走向都标注出来的规划图,手心开始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