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沈桦林研究所的秘密试验场上,一架造型简陋却充满科技感的飞行器,静静地停放在跑道上。
它没有流线型的外壳,也没有复杂的武器挂载,仅仅是一个由轻质合金骨架和蒙皮组成的机身,机翼下方挂载着一个简单的摄像头,以及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
这就是他们耗费一个月心血,打造出的第一架简易无人机——“先锋一号”。
石振宏,这位刚刚升任总参装备部副部长的海军将领,在接到沈桦林的邀请后,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场。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脸上带着一丝不苟的严肃。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同样身着军装的随行人员。
当他看到“先锋一号”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虽然沈桦林在电话里简单介绍过,但他没想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竟然真的能造出实物。
“沈所长,这就是你们的无人机?”石振宏走到“先锋一号”旁边,仔细地打量着。
他伸出手,轻轻触摸了一下机身,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质感。
沈桦林显得有些激动,但语气依然沉稳:“是的,石部长。这就是我们研制的第一架简易无人机,代号‘先锋一号’。它主要用于侦察和数据采集,目前还处于初步测试阶段。”
“好,那就开始吧。”石振宏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沈桦林立刻向技术人员下达了指令。
几名技术人员迅速就位,开始对“先锋一号”进行最后的检查。
沈桦林则走到一个简易的控制台前,那里摆放着一台改装过的计算机和几个摇杆。
“各单位注意,准备起飞!”沈桦林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试验场。
随着指令下达,技术人员启动了无人机的发动机。
螺旋桨开始高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
石振宏和随行人员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先锋一号”。
“起飞!”
沈桦林轻轻推动摇杆,“先锋一号”的螺旋桨转速猛然提升,机身在跑道上滑行了一小段距离,然后轻盈地离开了地面,缓缓升空。
它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姿态平稳,飞行轨迹流畅。
沈桦林熟练地操作着摇杆,控制着无人机进行各种飞行动作,包括爬升、俯冲、转弯。
控制台上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无人机传回来的画面,虽然有些模糊,但清晰可见地面上的景物。
“石部长,这是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沈桦林指着屏幕,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石振宏凑上前去,看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眼中闪烁着惊叹。
他知道,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不暴露人员的情况下,对敌方阵地进行侦察,这对于未来的战场,将是颠覆性的改变!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了大约二十分钟,完成了预设的侦察任务。
沈桦林开始控制它返航。
在沈桦林的精准操作下,“先锋一号”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偏差。
“成功了!”试验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