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09章 第一代无人机试飞(第2页)

第409章 第一代无人机试飞(第2页)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是疑惑,而是思考。

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份报告所带来的信息,以及沈桦林所设定的那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还是老王打破了沉默。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沈所,虽然难度极大,但报告中提供的思路非常清晰,许多技术难点都有初步的解决方案。这……这简直就是一份完整的技术路线图啊!”

“没错!”沈桦林一拍桌子,语气中充满了斗志,“白所长已经为我们铺好了路,剩下的,就是我们去攻克这些难关!”

“从现在开始,研究所将成立‘无人机项目组’,所有核心技术骨干,全部加入!我们没有时间浪费,立刻开始分工,深入研究报告中的每一个细节!”

接下来的日子里,计算机研究所仿佛变成了一座不眠的堡垒。

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沈桦林带领着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无人机项目的研发中。

他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为了那份超前的技术,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为了白杨所长那份无条件的信任。

与此同时,白杨的生活也再次回归了正常而紧张的节奏。

他将无人机项目全权交给了沈桦林,并相信他能够完成任务。

他自己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052D项目和高速信息公路项目的推进中。

每天,白杨的办公室里都堆满了各种报告和图纸。

上午,他可能在与海军装备部的专家们讨论052D型驱逐舰的舰载雷达优化方案,对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以及多目标跟踪能力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他会亲自审阅最新的测试数据,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下午,他则会马不停蹄地赶往计算机研究所,与周培明院士以及他的团队,深入探讨高速信息公路项目的底层架构。

他们讨论的焦点,从数据传输的加密算法,到网络节点的稳定性,再到未来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白杨凭借着前世的经验,总能提出一些超前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周培明院士茅塞顿开。

“白所长,您提出的这种‘分布式加密’概念,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对我们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啊。”周培明院士扶了扶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白杨微笑着解释道:“周院士,高速信息公路的未来,是承载国家核心信息的动脉。”

“它的安全性,必须是第一位的。我们现在多投入一分精力,未来就能少承担一分风险。我相信,以我们研究所的技术实力,一定能够攻克这些难关。”

周培明院士看着白杨那充满自信的眼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

他知道,白杨所长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战略家。

就这样,在白杨的亲自指导和推动下,052D项目和高速信息公路项目都按照既定的计划,稳步向前推进着。

白杨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一刻的空闲。

但他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崛起。

时间在紧张而忙碌中飞逝。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对于沈桦林和他的团队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却又充满了奇迹。

他们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有许多人直接住在研究所里,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醒来继续投入到紧张的研发中。

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最基本的飞行控制程序,到简易的图像传输模块,再到最核心的控制芯片集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