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就是一份以激光雷达为切入点,对我国精密光学、半导体、精密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多个相关领域进行的一次深度“体检”!
它不仅指出了“病症”,还深入分析了“病因”,甚至在报告的第四部分,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建议。
“第四部分:对策与建议。”
这一部分,更是让周部长感到震撼。
报告建议,国家应集中力量,选择几家有基础、有潜力的单位,作为攻关主体。
比如,建议由XX光学仪器厂牵头,联合XX研究所,重点突破精密光学加工与镀膜技术;
比如,建议由XX半导体器件厂,联合XX大学物理系,主攻高性能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研发与生产……
报告甚至大胆地提出,对于某些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关键元器件和设备。
可以考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策略,但必须明确消化吸收的时间表和国产化目标,避免重复引进和长期依赖。
报告还建议,部里应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打破单位壁垒,促进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甚至还提到了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以及建立第三方测试与认证平台等长远规划。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措施具体,可操作性极强!
周部长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
他意识到,这份报告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激光雷达项目本身。
它就像一把钥匙,一把可能解锁我国高端制造业升级密码的钥匙!
“这……这简直是一份国宝级的报告!”周部长喃喃自语,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看向报告的落款——总工程师:白杨。
这个年轻人!
他怎么能对这么多领域的技术瓶颈和产业现状,有如此深刻、如此精准的洞察?
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专家的范畴了,这需要何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周部长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内心的激动难以平复。
不行,这份报告太重要了!
必须立刻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如果报告内容属实,其意义之重大,足以影响国家未来十年的工业发展布局!
他立刻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
“小刘,马上通知部里的几位总工,还有电子工业部、科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下午两点,紧急技术研讨会!把这份报告复印几份,会议材料!”
周部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别复印了,保密!让他们直接来我办公室,现场看!”
挂断电话,周部长拿起那份报告,又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了一遍,目光灼灼。
他知道,一场围绕着这份报告的风暴,即将在京城的科技和工业领域刮起。
……
另一边。
白杨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了研究所分配给他的那间简陋的单人宿舍。
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和熬夜,铁打的人也扛不住。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把自己扔到床上,昏天黑地地睡他个三天三夜。
他甚至懒得去洗漱,只是脱掉了外套和鞋子,就一头栽倒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