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比当初搞样机冲刺阶段还要累。
“不行了,得歇歇了……”白杨晃了晃有些发沉的脑袋,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哪怕只是好好睡上一天,什么都不想。
他拖着疲惫的步子,往自己的临时宿舍走去。
……
与此同时,第一机械工业部。
周部长的办公室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文件和墨水的味道。
小李一路不敢耽搁,满头大汗地赶到部委大楼,经过层层登记和通报,终于将那个沉甸甸的文件袋,交到了周部长那位戴着眼镜、神情一丝不苟的中年秘书手里。
秘书见是白杨研究所送来的加急件,不敢怠慢,立刻敲门送进了周部长的办公室。
“部长,白所助理送来的报告。”
“哦?这么快?”周部长有些意外。
他原以为,那样一份涉及面广、深度要求高的报告,怎么也得一个月左右才能拿出来。
半个月就完成了?
他心里闪过一丝疑虑,会不会是仓促赶工,内容不够扎实?
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接过了那个厚实的牛皮纸袋,拆开封口,抽出了里面的报告。
报告的封面简洁明了——《关于激光雷达技术产业化关键瓶颈及对策研究报告》。
周部长扶了扶眼镜,开始仔细阅读。
开篇是对激光雷达技术原理和潜在应用价值的概述,写得深入浅出,既有技术高度,又不失宏观视野。
紧接着,报告进入核心部分——关键元器件的技术瓶颈分析。
从半导体激光器、雪崩光电二极管,到高速扫描振镜、精密光学镀膜,再到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报告不仅详细列出了各项核心元器件所需的关键性能指标。
如功率、频率、精度、灵敏度、响应时间、工作寿命等,还极其详尽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差距在哪里?是材料?是工艺?还是设计思路?”报告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层层深入,直指问题的本质。
比如,对于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报告指出,国内在材料提纯、外延生长工艺、以及器件结构设计上都存在明显短板,导致成品率低、性能离散性大、噪声水平高。
报告甚至点出了几家国内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单位,分析了他们各自的技术路线和面临的困难。
周部长看得越来越心惊。
这份报告的专业性和深度,远超他的预期。
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对每一个技术节点的“解剖”,细致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更让他震惊的是第三部分——关于制造工艺和装备的瓶颈分析。
报告指出,激光雷达的成本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密光学加工、微电子制造、精密装配与测试等环节的工艺水平和装备能力。
“比如,非球面镜片的精密模压或抛光工艺,国内精度达不到要求,严重依赖手工研磨,效率低、成本高、一致性差。”
“再比如,高精度光学镀膜设备,国内基本空白,好一点的都需要进口,不仅昂贵,还经常受到限制。”
“还有微电子芯片的制造,虽然我们也有集成电路产业,但在线宽、良品率、封装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巨大,无法满足激光雷达对高速、低噪信号处理芯片的需求。”
报告中列举的每一个工艺难点,每一项装备短板,都像是一根根针,精准地刺在了当前国家工业体系的痛点上。
周部长越看,眉头锁得越紧,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这份报告,哪里仅仅是关于激光雷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