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玉把行李收拾好,建民将东西捆绑在摩托车上,便带着女儿去乡里找刘爱玲。
刘爱玲己经退了房,正站在路边等女儿。看到建民和女儿过来,这两个曾经最亲密的人,如今彻彻底底成了路人,谁也不理会谁。
建民将东西卸下,又交待了女儿两句,便风驰电掣的骑车离开了。
母女俩个走着到大街上等车,路过月竹的服装店,就看到了晓雪跟一个小伙子正坐在店门口说的开心。
爱玲不愿碰到熟人,忙快步往前走,坐上了车方问女儿,那个小伙子是谁。
“他是李记卤肉家的老大李超,到二月二两个人就定亲了。”晓玉回答着母亲。
“那小伙子看着不错呢。”爱玲从车窗户往那里张望,她也知道这开李记卤肉的李大强在乡里也是一号人物,是户殷实之家。这晓雪还是怪有福气的,找了个好婆家。
看到别人的孩子有了好归宿,爱玲就有些黯然神伤自己的孩子们,一个两个的姻缘不顺,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落不到自己孩子身上?
一路颠簸娘俩个下了车,爱玲拦了辆出租车报了地址。
晓玉有些忐忑不安,她想起了那一年她第一次来这儿,因为开了风扇被那个老太婆说的事来。
她跟着母亲进了院里,院里很安静,工人们都还没有过来,只有老杨正在收拾烫衣服的台子。见了她们便拿了布头擦了手,冲晓玉笑了笑,然后说“过来了?”
“晓玉,这是你杨伯。”爱玲忙给女儿介绍。
晓玉自然认识老杨的,但她没有吭声,表情复杂的站在母亲身边。
“瞧这闺女还认生呢!”爱玲给女儿找补,便和女儿一起上了楼。
爱玲为了女儿到来,特意将楼上一间放杂物的房间收拾了出来,摆上一个单人床,这样子省的女儿跟工人们挤集体宿舍,有个自己的独立空间。
“妈,咋还没有人呢?”晓玉问。
“咱们家里不都是这样,不过完正月十五都不算过完年,十五一过工人们就来了。明天我带你去市场,没啥学的,你这么出挑,几天就能上手了。”
“他给我开多少钱一个月?”
“你才来一个月六百块钱,妈咋也不能亏了你,你尽管放心。”爱玲说道。
铺好了床,爱玲便下去做饭了。
晓玉一个人无所事事的坐在屋里,早知道过了十五再过来,在这里真是不舒服。她倒在床上无聊的望着屋顶,就听到了一阵女人的唉唉啊啊之声,晓玉心想这大概就是老杨那个瘫痪在床的妈了。
不大会儿,晓玉就看到母亲匆匆上来了,她也跟了出去,爱玲拦住了她,自进了挨着阳台的屋里。晓玉好奇心生起,偷偷跟上去从窗户往里面望了一眼,一个头发花白蓬乱的老太婆只穿了个纸尿裤侧躺在床上,正一个劲的哼哼。她母亲表情凝重弯腰解了老太婆的尿布,扔向一边的垃圾桶,拿卫生纸给她擦后又重新给她穿上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