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花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事,这都是做惯了的事情,累不着我。”
夏春花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心里想着自己拿了叶宁这么多的工资和奖金,好不容易等到茶园有产出了,那真是一点都不带惜力的。
大家交上来的茶叶,多的一斤多,少的七八两,叶宁也没麻烦,都在账本上仔细地记下了名字和数量,等到傍晚收工的时候统一发工钱。
都是一个村里的同龄人,现在又在一起干活,采茶本就枯燥,哪怕平常不怎么熟悉的人,这会儿凑到一片地方了,都少不了要闲聊上几句。
王桂花作为村里手脚最利落的人,采茶速度也是一骑绝尘,她手上忙活的时候,见到前面两排的熟人篓子里的茶叶不多,嘴上还忍不住打趣道:“二嫂,你这手可得再快点,不然你家狗蛋想吃的江米条可就没影了。”
李二嫂是这三十人中年纪偏大的,她被打趣了也不恼,只转了转发酸的手腕,一脸羡慕地感叹道:“桂花你的手脚快,我自然是比不上你的。”
话虽这么说,但是李二嫂手上的动作还是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在大家低头忙活的时候,夏春花那边也没闲着,先把茶叶揉捻开后在薄薄一层撒到提前准备好的竹席上摊着。
发酵成功的茶叶经过小火慢慢焙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总算是出锅了。
听到夏春花的招呼声后,叶宁也是迫不及待地在炉子上烧起了热水,准备先尝尝这新茶的味道了。
叶宁能喝茶,但却不是爱茶着,她煮茶也不讲究那么多,直接用的从溪边引过来的山泉水。
不知道是茶叶好还是溪水好,总之这二泡的茶叶喝着没有半点涩味,入口只有三分红茶的微苦,回甘却很快,一口茶汤下肚,也就片刻的时间,嘴里就只有茶叶的清香了。
叶宁仔细地咂摸了好一会儿:“真不错诶!比我之前喝过的茶叶味道要好。”
就是这边的条件不行,泡茶的碗都是夏春花吃饭的粗陶碗,这样的好茶,要换套上档次的茶具,再往茶馆里一摆,一壶卖个两三百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叶宁自己品茶的也没忘记给夏春花泡上一碗,不过夏春花比叶宁更加外道,喝了只会点头说好,要让她说出个一二三是不可能了。
叶宁指着一旁提前准备好的带防潮膜的大编织袋对夏春花交代道;“炒好的茶先装袋子里,我定制了一批铁盒子,不过还没到货,等到货了我们再分装。”
叶宁却是高估了大家的效率,中午她没来得及准备,只能让周大海那边帮着煮了两大锅稀饭,现在日头不大,众人为了能多赚钱,对付完午饭后一刻都没休息,就又忙活了起来。
大家都是对付着吃的,叶宁也不好搞特殊,等顾骁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给她送饭菜来的时候,得到的消息就是她已经吃过了。
顾骁仔细问完情况后,小声劝道:“就只吃了稀饭和咸菜?我给你带了红烧排骨,你再吃两口吧。”
叶宁揉着肚子摆了摆手:“不用了,上午喝了一肚子茶,刚才又喝了两碗稀饭,这会儿什么都吃不下了,留着晚上吃吧。”
说完叶宁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了,我之前没想起来,大家一整天都在茶园里忙活着,我们该包饭的,等会你去镇上买两袋子面粉,明天中午给大家蒸馒头,回头你在村里找个婶子帮忙做饭,弄个馒头,再炒个菜,中午你再开车给送上来。”
以前叶宁使唤顾骁干活就不会客气,现在他成了男朋友,她就更加不会客气了,要不是他还得忙厂里、果园和收购小猪仔的事情,叶宁都想让他整天在茶叶陪着自己收茶叶了。
顾骁点了点头;“我等会儿就去买,菜的品种有要求吗,没有我就买点肉和粉丝,回头再在村里卖点白菜,五花肉粉条炖白菜,滋味好不说,配馒头吃也是正正好的。”
这些小事叶宁也懒得动脑子:“你看着安排吧,我琢磨着这边要忙上个十几二十天,采茶的人还得再加,明天你空了再给我垒个灶,我也得开始采茶了,现在的效率太低了,按照现在的速度,这点茶叶要一两个月才能采完。”
今年是这些茶树种下的第一年,虽然本来就是中苗,但是今年还不是它们的高产期,叶宁特意留意过,因为茶树还没张开,现在一亩地能出的鲜茶撑死了也就一百多斤。
要知道盛产期的四五年茶树,一亩地的出产是能有五六百斤的。
叶宁的茶园产量虽然不高,但她种得多啊,两百亩的茶园,哪怕今年产量不行,那也有两万多斤鲜茶,现在三十个人一天撑死了采四百斤,这得干到何年何月?
叶宁琢磨着还是得双管齐下,她和夏春花累一点,从村里找个人来帮着称重结钱,再从附近其他大队找些年轻手脚快的人,争取半个月内把所有的鲜茶采下来。
顾骁是土生土长的乐阳镇人,招人的事情叶宁交给他那是再放心不过了。
这一天的下午和上午没什么区别,大家摘完一篓子后就来找叶宁称重,不知不觉中这太阳快落坡了。
叶宁看了看天色,见大家还在茶园里忙活着不舍得丢手,只能连忙扯着嗓子喊道:“天快黑了,大家都别干了,来过称领工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