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北周边並无强敌,看上去短期內並无外患。但人不能看眼前,而是要看长远。要清楚的看到,沙俄疆域辽阔,军事潜力巨大。未来周帝国西北方向的威胁,註定只有一个沙俄。与其现在过安稳日子,不如提前布局,不求消灭威胁,但求削弱潜在的威胁。
此举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子孙后代谋划。
面临退休的林如海,站出来支持了贾璉的主张,並且强调沙俄是有侵略先例的,只是遭到了本朝的打击后,放弃了继续东进的策略。
李清选择了弃权,他知道林如海的举动是因为任期满了,必须要下去了,所以才做出了支持贾璉,换取利益。
更知道,如果此刻自己反对,那么后续想继承林如海的位子,必將遭到內阁半数以上人的反对。
为了做一任首辅这个执念,李清选择了沉默,放弃了反对。
隨后方颂也表示支持贾璉的主张,认为周帝国在先帝时期制定的全球战略,应该在陛下的手里发扬光大。
並且方颂还认为,贾璉主张派一支精锐,又不是大举进军安西故地,消耗不会很大。
在內阁大臣们充分的表达意见后,李元採纳了贾璉的主张,同意派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部队前往安西,每三年派一军前往轮换。
这个决定有点轮战,拿沙俄练兵的意思。
同时李元也要求岳齐,儘快拿出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军改计划,而不是始终围绕著旧模式小修小补。
最终,皇帝与內阁一致通过了出兵安西的决定,派遣一协骑兵,前往安西,同时派遣一个兵部侍郎以及若干军官,全面考察安西。
无奈的岳齐,回家后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次日休沐也不休息了,一早就来贾府求见贾璉。
这个举动让贾璉深感意外,还是请他到书房面谈。
两人一番客套之后,岳齐道明来意:“拋开过往的利益之爭,岳某特意来此,请教一下到底该如何进行军改,如何让陛下满意。”
贾璉也没藏著掖看,很乾脆的告诉岳齐:“旧有的兵制是建立在过去的形势和军备的基础上。
当前的形势是周帝国面对全球列强的竞爭,军改必须紧扣这个新形势。要本著隨时与欧洲列强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並且打贏战爭的思想去军改,而不是在旧的基础上小打小闹。”
具体怎么改,贾璉並没说,而是让岳齐自己回去想,不要小看古人的智商,这是贾璉最深刻的领悟。
眼下的朝廷,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林如海已经任期满了,並且逾期担任首辅。朝廷里的官员弹劾了无数次,林如海不得不卸任了。
遥远的新华殖民地,开元府的朱老三,经歷了一场小规模的阻击战之后,震镊了山鹰部落。
导致山鹰部落的头领放弃了武力解决爭端的方式,派出使者前往谈判,並且要藉机一探对手究竟。
这不来不要紧,使者到了开远府才发现,双方无论是人口还是地盘,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更不要说武备方面被单方面吊打。
也就是这些跨海而来的人比较温和,他们没有像白皮那样,主动发起攻击,对部落斩尽杀绝。
谈判的结果,山鹰部落后退十日的路程,开远府方面可以提供他们过冬的粮食,来年派人教会他们耕种。开远府方面,只要山鹰部落不发起攻击,我方绝对不会主动发起攻击。欠下的过冬粮食债务,可以有多种灵活的方式偿还。
有多灵活呢,可以选择冬季出力帮忙修路,也可以选择下矿並挖煤,还可以选择出力修水利,
学会耕作后一点一点的偿还。
甚至为了让山鹰部落有自保的能力,开远府方面同意向山鹰部落提供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
如果说此前的条件还不足以打动山鹰部落,最后一条则深深的震撼了山鹰部落的部落首领们。
居然还能给武器,还能延期偿还,这不比以前在山脉的东边,拿了白皮的武器要去帮忙打別的部落来的厚道?
要知道,他们帮白皮打贏了別的部落后,遭到了白皮的背刺。
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