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我是贾琏 > 第643章 又是年关(第2页)

第643章 又是年关(第2页)

关键还是要看皇帝手里的兵权拿的紧不紧!

李元必须感谢承辉帝留下的枪杆子,否则单单内阁那边,他都未必能压制的住。注定陷入细微之间的反复拉扯。

就是这么现实!

高端的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是儿戏,用实力说话,简单粗暴才是本质。

可以在玄武门干死你,谁跟你智斗?

手握精兵,哪怕只有八百人,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也有八百人的打法。

困兽犹斗,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喜欢斗嘴的人,被流氓打一顿就老实了。

面对文字狱的时候,哪个士绅揭竿而起了?战斗到底的是明末的“反贼”李定国集团。

只能说清朝虽然反动,却是一面另类的照妖镜,将某个阶-级的本质照的清清楚楚。

对付这些人,贾琏丝毫不带害怕。江南的铁路一定要修,规划也要尽快拿出来,控制权也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有些人想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摘果子,问过贾某人手里的刺刀没有?

相信熊方智商在线,贾琏也没有在浦口多留,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过江去,正式通知两江总督以及江南巡抚,铁路学校建成之前,江南直线铁路的建设无从谈起,更别提什么地方自建自营的主张。

留下一封信,贾琏便启程回京了,这一趟南巡,不仅仅是为了铁路学校的事情,还有为铁路局撑腰的意思。

回程的路上,贾琏与铁路侍郎商谈了后续铁路学校的建设规划事宜。

回到京城已经是腊月,年关将至,表面上京城各个衙门都在准备过年了,各种年终总结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看着就很正常,很平静。

实际上为了吏部空出来的位子,私底下斗的不可开交。

这种时候没人会退步,你退了下一次机会就是猴年马月,所有有机会的人都在用尽一切办法争夺之中。

贾琏回到京城,同样也受到了此事的影响。

在顺天府受了几年夹板气的贾雨村,从林府里出来时,脑子里在全是此前林如海的一句话“求我不如求不器。”

贾雨村不禁暗暗的后悔,这些年他与林如海走的更近,虽然说日常礼数上都没缺,却不如昔日那般紧跟贾琏了。

谁能想到贾琏还能影响到吏部要员的任命呢?

实际上林如海也是最近才感受到的,关于吏部人员的增补名单,送上去之后皇帝对三品以下的名单直接批复了,对于两个侍郎一个尚书的人选,却迟迟没有定论。只是让内阁再增加一些人备选。

吏部官员的任免素来是争夺最激烈的阵地,林如海一直把持的很严,承辉帝时期一切都挺顺利,李元登基后却困难重重。

尽管李元没有明说,但林如海却敏锐的察觉到了,李元对于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们并不满意,或者说是不合心意。

碰壁之后,环视一圈,答案很自然就出来了。

一心想抓住机会的贾雨村,此刻在黑夜中乘车离开,窗外的马灯微微摇晃着,光线透过玻璃投在脸上,忽明忽暗。

贾雨村年龄不小了,这次不能抓住机会进阶,这一辈子就没机会入阁了。

阁臣是每个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了,只有坐上这个位子,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主导朝廷的方针大政。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变化的年代,阁臣们留下名字的意义更大。

始于承辉帝变革的当下,注定会对后世影响巨大。身在官场者,无不知道变法是最难的。

承辉帝的变法可以说是放下现有的问题绕过去,走了另一条新路,开创了一个盛世。

贾雨村也看到了新君登基后,有一股子要再登高峰的想法,所以才如此迫切的想要再进一步,正式进入新君李元的视线。

回到家里的贾琏也没有清闲的可能,年底了事情很多,各种总结都要他过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