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合法修仙,凭什么叫我魔头? > 第488章 像苏元这种战犯就应该推上斩仙台3K求月票(第2页)

第488章 像苏元这种战犯就应该推上斩仙台3K求月票(第2页)

第五天,调查组进驻工厂。第七天,两名高管被带走。第十天,环保部门公布检测结果:地下水重金属超标四百倍,致癌风险极高。

然而,就在公众以为正义将至之时,归墟总部再次传来警报。

阿禾发来加密讯息:“《心声录》第48卷原定印刷计划遭拦截。承印厂突遭‘消防检查’查封设备;运输车队被以‘非法集会’名义扣押;三位志愿者失踪,手机信号最后出现在西北边境。”

林晚坐在灯下,手指缓缓摩挲着红绳系紧的油纸包。她知道,每一次逼近真相的尝试,都会引来更猛烈的反扑。压制从未消失,只是换上了更精致的面具??法律、程序、秩序,哪一个词不曾被用来堵住嘴巴?

但她也明白,这场战争早已不在纸与笔之间,而在人心深处是否还相信“说出来有用”。

她提笔给阿禾回信,仅一句:“请启动‘千灯计划’。”

所谓“千灯”,是《心声录》的应急传播机制??将内容拆解为短章,交由全国各地的信任节点手工抄写、口耳相传、刻于石碑、录成磁带、绣在布幡,甚至编入儿歌童谣。哪怕互联网被封锁,电波被干扰,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一句话,火种就不会灭。

三天后,第一缕灯火亮起。

北方某小学音乐课上,孩子们唱起一首新学的歌谣:

>“烟囱冒黑烟,河水不开花,

>妈妈咳嗽不停,爸爸不说啥。

>直到姐姐写下三十七个名,

>天空才肯下雨,洗一洗我家。”

南方寺庙晨钟响起时,僧人诵经之后加了一句:“今闻众生苦,不敢闭耳听。凡有所述,皆为真言。”

西部牧区,游牧民在篝火边传阅手抄本,老人用刀尖在牛皮上刻下:“此话传三代,不得埋黄沙。”

甚至连监狱高墙之内,也开始流传暗语。一名囚犯在放风时蹲下系鞋带,迅速将一小卷蜡纸塞给隔壁牢房的人,附言:“这是我媳妇写的遗书,她说,请替我说‘我冤’。”

林晚得知这一切时,正行走在一片油菜花田间。金黄的浪涛随风起伏,远处有孩童奔跑嬉戏。她停下脚步,从行囊中取出那本《陶铃记》评弹词稿,轻轻放在田埂上。旁边插了一块木牌:“愿每一句真心话,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是一条匿名来电,信号断续。

“林晚……你还记得……青石巷17号吗?”

是个女人的声音,虚弱而遥远。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陶铃的地方。他们把她带走那天,她说……‘我会回来的’。”

电话随即中断。

林晚浑身一震。

陶铃??那个曾在街头演讲呼吁言论自由、却被定义为“极端分子”而失踪五年的女学者。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或已被秘密监禁至疯癫。可现在,有人提起她最后出现的地点,而且语气中带着某种笃定的希望。

她立刻调取资料库,发现“青石堰17号”原为旧城改造拆迁区,现为空置危楼群,归属不明。警方记录显示,近三年内共有十一人在此区域失联,均未立案。

她连夜启程,乘夜车奔赴那座沉睡的老城。

抵达时正值暴雨倾盆。整片街区淹没在积水之中,路灯全灭,唯有几扇破碎窗户透出幽绿荧光。她披着雨衣穿行废墟,脚踩在泡烂的木地板上发出咯吱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铁锈的气息。

在一栋三层小楼的地下室入口,她发现了异样??门缝下渗出微弱灯光,且地面有新鲜脚印。她屏息靠近,贴耳于门板。

里面传来低语,像是多人围坐交谈。

“……不能再等了,组织已经瘫痪太久。”

“可我们没有证据,也没有出口。”

“不,有一个出口??林晚还在走。”

“她若来了,我们就把真相交出去。包括那份‘净言条例’修订草案,包括三百二十七个被注销的身份档案,包括……陶铃的日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