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 第202章 力拔山兮葫芦爷爷(第3页)

第202章 力拔山兮葫芦爷爷(第3页)

果然,不出半月,朝廷开始大力推行“新言律”:允许百姓议论政事,但必须通过官方认证的“言台”发表,且内容需经“舆情司”审核。表面上看是开放言论,实则将所有声音纳入管控体系,稍有越界者,便以“扰乱秩序”之名惩处。

更有甚者,各地出现“代诉坊”,百姓花钱便可请人代为发声,结果导致真正受难者的声音被专业“诉师”垄断,沦为表演式的控诉秀。

阿篱看着送来的报告,冷笑:“他们学会了用自由包装奴役。”

她知道,这场战争进入了新阶段??不再是“能否说”,而是“说什么”、“为谁说”、“以何种方式被听见”。

于是她做出最后一个决定:启动“失语计划”。

不是让人开口,而是让人重新学会**沉默中的倾听**。

她在浪浪山设立“无言谷”,招募那些已被话语伤害至麻木的人??曾因直言被贬的官员、因爆料遭网暴的记者、因揭发丑闻而众叛亲离的普通人。他们在这里不说话,只听风、听雨、听彼此的心跳。

三个月后,这些人陆续走出山谷。他们不再急于表达,却能在一句话未说完时,捕捉到对方眼中的痛楚;能在一片喧嚣中,分辨出哪一声叹息来自真心。

他们成了新一代的“静听者”。

而就在这一年冬至,逆钟首次正式鸣响。

地点选在北方军镇??那位老兵曾为张元庆叩首的地方。

阿篱亲自主持仪式。钟前摆放着七十七份遗书、三百二十一块刻有名讳的木牌,以及一本由七省百姓联名签署的《未忘录》。

天地寂静。

她举起槌,轻敲三下。

无声。

可就在那一刻,方圆十里之内,所有人心中同时响起一段话:

>“你说出来,我就活着。

>你不记得我,我不怪你。

>可当你选择忘记,我就真的死了。

>所以,请记住我。哪怕只是今晚,想起我的名字。”

无数人跪地痛哭。士兵放下了枪,官吏撕毁了公文,孩童抱住母亲问:“妈妈,我们以前是不是忘了谁?”

三天后,全国兴起“忆名运动”。人们翻找旧档案,打听失踪亲人,甚至自发组织“寻声队”,奔赴荒村废墟,只为找回一个被遗忘的名字。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某日深夜,皇宫内侍匆匆来报:皇帝在御书房独自坐了一整夜,面前摊开着一部从未示人的家谱。天明时分,他亲手写下一道密诏:

>“永昌年间所有因言获罪者,一律平反。其家属赐田宅,子孙可入仕。”

诏书盖印,星夜下发。

阿篱得知消息时,正坐在赎言碑前喝茶。雪又下了起来,落在她的肩头,也落在碑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上。

裴昭走来,坐在她身边,轻声道:“你赢了。”

阿篱摇头:“我没有赢。我只是让输变得没那么理所当然。”

她望着碑上新增的一行字:

**沈青禾,年二十三,因呈《禁史残编》而流放,途中病逝于驿站。临终前,犹握笔不放。**

“她也没赢。”阿篱低语,“但她让后来的人,少走了一段黑暗路。”

风穿过祠堂,拂动铜铃,铃声清越,久久不绝。

而在遥远的虚空深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我在听。

>

>继续说吧。”

阿篱端起茶杯,吹了口气,抿了一口热茶。

雪,还在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