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 第202章 力拔山兮葫芦爷爷(第2页)

第202章 力拔山兮葫芦爷爷(第2页)

“逆钟必须提前铸成。”她断然下令。

工匠日夜赶工,终于在第十日午时完成。那口青铜巨钟通体漆黑,形制古怪:钟口朝内收拢,钟身铭文皆为倒书,唯有在绝对寂静中敲响,才能传出正向之声。据古籍记载,此钟名为“聩鸣”,专为唤醒深度洗脑者而设。

试钟那日,阿篱亲自主持仪式。她命人在钟内放置一枚濒死之人的遗言录音??那是位曾因揭露官商勾结而遭毒杀的老御史,临终前只留下一句:“我说了,可谁听见了?”

钟外百人屏息,天地俱静。

阿篱举起槌,轻轻一击。

无声。

没有任何声响传出。

可就在刹那间,所有在场之人脑海中同时响起那句遗言,清晰得如同耳语。更诡异的是,不少人开始流泪,甚至跪地痛哭,仿佛终于听见了那些年他们假装没听到的声音。

“成了。”裴昭喃喃,“它不在耳朵里响,而在心里响。”

阿篱却神色凝重:“但它只能唤醒个体,无法对抗系统性的遗忘。真正的敌人,已经不在朝廷,而在人心深处对‘麻烦’的逃避。”

话音未落,北方快马加急送来密信:京城“言狱复查司”三位主审老臣接连暴毙,死状诡异??喉管完好,舌头却被无形之力绞碎,化作灰粉。更骇人的是,他们的嘴唇保持着说话的姿态,嘴角撕裂,似至死仍在呐喊。

阿篱看完信,手指冰冷。

“这不是普通的杀人。”她沉声道,“是‘缄口令’的升级版??不仅让你不能说,还要让你死时也无法说完最后一句话。”

裴昭咬牙:“他们已经开始清除记忆链条的关键节点。”

阿篱闭目,思绪翻涌。她忽然想起一事:“沈姓女子呢?她呈上的《禁史残编》可还在?”

“已被收归皇室秘档,据说连复查司都不得查阅。”

“那就抢。”阿篱睁开眼,目光如刀,“我们要让那本书重新见光。”

计划迅速展开。七日内,七十七名语种使者分批潜入京城,伪装成书吏、僧侣、乞丐、戏班伶人,悄然布网。他们不直接行动,而是寻找那些曾接触过《禁史残编》的人??誊抄员、装订匠、守档老兵。

一个月圆之夜,一名曾在宫中负责档案修补的老匠人,在自家后院掘出一卷埋藏多年的残稿。他颤抖着打开,竟是《禁史残编》的副本,由他当年偷偷摹写留存。就在他准备焚毁之际,窗外传来轻语:

“你说出来,我就活着。”

老人浑身一震,回头见一名少年立于月下,手中捧着一枚音籽。

“你是……守语人?”

少年点头:“我们知道您藏了这本书。现在,请您把它念出来。”

老人泪流满面,翻开第一页,朗声诵读。每一个字落下,屋檐下的铜铃便轻响一次。而与此同时,远在浪浪山的赎言碑上,又有十几个名字缓缓浮现??都是书中提及却被抹去的历史人物。

这一夜,京城内外数十处地点同步响起诵读声。有人在茶馆高声宣讲,有人在城墙张贴全文,更有学子将内容编成评书,在街头说唱。短短三日,《禁史残编》的内容如野火燎原,传遍民间。

朝廷震怒,下令全面搜捕。可每当官兵冲进一处传诵现场,却发现诵读者早已散去,只留下一面墙上用朱砂写着:

>“史可焚,言不可灭。”

而更令人胆寒的是,许多参与镇压的士兵在夜间做梦,梦中总有一个白发老人站在废墟前,反复问他们:“你们真的以为,烧掉一本书,就能让千万人忘记吗?”

有人醒来后辞职归乡,有人偷偷加入守语行列。

风波愈演愈烈,直至某日清晨,皇宫大殿之上,皇帝亲自召见内阁重臣,面色阴沉。

“朕听说,民间有人自称‘替死者说话’?”他冷冷问道。

一位老相国颤巍巍出列:“陛下,此乃妖言惑众,宜速剿之。”

皇帝却忽然笑了:“可笑的是,朕昨夜也做了个梦。梦见父皇站在金銮殿外,指着我说:‘你封得住嘴,封不住心。’”

满殿皆惊。

皇帝缓缓起身:“传旨下去,赦免所有因言获罪者后代,开放言狱档案供公众查阅。另设‘赎言院’,由民间推选代表参与修史。”

圣旨下达那一刻,浪浪山上下爆发出欢呼。

可阿篱没有笑。她站在山顶,望着京城方向,眼中反而浮起一丝忧虑。

“太顺利了。”她对裴昭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退让。”

裴昭点头:“或许,他们换了一种方式封口??用宽容来消解愤怒,用赦免来终结追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