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28章 寄唐生(第3页)

第128章 寄唐生(第3页)

为什么不去做呢?

理由自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的一条,是韩复不想让自己到了五十老且衰的年纪,只能像唐生那样,“声发涕辄随”的空悲切。

钱谦益该他有所作为的时候,他选择了做安安顺民,到了晚年老且衰的时候,他又后悔的说,恨不死在甲申年。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韩复觉得,自己要是带着银子走了,就算是能够安安生生、潇潇洒洒的活到老且衰的年纪,临死之时,回首往事,也必然会后悔不已。

与其那样,不如趁着该作为,能作为的时候,奋力一搏。

因此刚才那些话,不仅仅是说给陈孝廉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

陈孝廉又是咚咚磕了两个头,这才站了起来。

完成了敲打,统一了思想,韩复既给陈孝廉画了张大饼,又给对方卸下了这几日坠在心头的包袱。

如此这般之后,陈孝廉心情虽然还是激动,但已经不再像刚才那般诚惶诚恐,畏手畏脚的了。

韩复把他按在了板凳上,不许他再跪了,自己也回到座位上,两人边吃边聊起了正事。

“这次秋季作战,规模浩大,除了要在襄阳留下必要的守备力量之外,我襄樊营将士全要出动。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供应不上,再强的战力也是白搭。”韩复夹了一筷子菜,却没有急着吃,而是又问道:“之前让

文书室计算本次秋季作战的粮草所需,陈书办可是算好了?”

陈孝廉眼眶还有点红,声线也略显沙哑,不管脑袋很清楚,闻言立刻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我襄樊营出征将士以3500人计,每日含副食的口粮为一升半,十五日便是六百五十六石有奇,但为防止意外,小人以为适当多备一

些,以一千石为好。”

韩复看了陈孝廉一眼,示意对方继续。

陈孝廉以前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交办差事,并不会提出什么意见,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却能够主动的给出建议,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陈孝廉接着说道:“襄樊营战马日耗豆料三升、草料十斤,以十五日为计,骑兵哨队要消耗豆料一百六十九石,草料三百六十五石,同样可适当多带一些,以备不时之需。另外,骑马步兵哨队,不知是否要算在骑兵之中?”

韩复搞出来的这个龙骑兵,在此时的襄樊营当中,是绝对的怪胎。

从人员构成上来看,龙骑兵主要来源于步卒,哨官魏大胡子、参谋黄家旺都是战兵局出来的,军法张麻子虽然不是战兵出身,但之前也都是长期作为战兵局的军法官。

这样算的话,应当把龙骑兵算成是战兵,或者战兵的变种。

可他们使用的兵器,又主要以火器为主,这样一来又应该算是火铳兵。

但龙骑兵又不像火铳兵那些步行,而是人人配马,通过马匹来机动,看起来又像是骑兵。

这种缝合,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份认同上的混乱,更是极大的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骑马步兵即便是不算在骑兵之中,草料也是要准备的。”韩复微笑着说道。

“这样的话……………”

陈孝廉用手指头蘸着酒水,当即就在桌子上算了起来。

他用的不是韩复所熟悉的乘法,但计算的速度并不算慢,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接着,陈孝廉又汇报起了大马的消耗。

驮马暂定准备200匹,所需要的草料和豆料次战马两等,各需要两百石和五六十石。

除此之外,大军出征还需要考虑饮用水的问题。水是没有办法大规模携带的,需要提前勘探好沿途的水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