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09章 秋收攻势(第3页)

第109章 秋收攻势(第3页)

韩复笑道:“张学士的诗确实不错,就是词意未免萧索了些。”

张全忠牢记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为官之道。有机会要拍,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拍,他大声说道:“大师所言甚是!如今我襄樊营蒸蒸日上,如初生之红日。山下儿郎操练之声,震撼山岳,该当引一句更为振奋之诗句才

是。”

“张道长所引之诗,必然是更为妥帖的,老夫洗耳恭听。”张维桢有点不爽这个老道,阴阳怪气的刺了他一句。

“呃………………”张全忠本来确实是想引一句又能贴合场景,又能捧一捧韩大帅的诗。但这要求有点太高了,仓促之间,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话卡在嘴始终里面出不来。

韩复扫了这两人一眼,转身面向山崖。他负手而立,看着刚才两人看过的风景,朗声说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正暗自较劲的张维桢和张全忠两人,表情骤然凝固,双双愣住了。

一向口舌便给,奉承之话随口就来的张全忠,这时嘴巴微张,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韩大帅引的这一句诗,仅就立意而言,就已经远远超过张学士的那一句了。

这诗是何人所作,为什么自己一点也想不起来?

不对。

这不是别人作的,而是大帅自己写的!

张维桢也想到了此节,连忙追问道:“这是大人所作?可有全诗?上一联是何句?”

韩复笑了笑,伸手指着已经染上了血红色的天空,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念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张全忠、张维桢两人同时浑身一震,只觉得有如霹雳惊雷在顶上,在胸中,轰得炸裂开来。

继而又有道道电流穿过全身,感觉灵魂似乎都在跟着颤栗。

张全忠脑瓜子嗡嗡的,脑海里不停回荡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话。

他向来觉得自己是胆子大,敢加码的,但也只敢给韩大人加到“大师”,加到“公侯万代”上,就不敢再往上加了。

可韩大帅呢?

“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样不管大顺、大清、大明都大逆不道的话,随口就说出来了。

简直让张全忠瞠目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张维桢则怔怔的看着负手而立的襄樊都尉韩再兴,只觉得此人越看越看不懂,越琢磨越觉得深不可测。

原来他以为韩大人是照着左良玉的路数发展的,但现在看来,好像远远不止于此。

此诗有帝王之气啊!

张维桢忍不住回头望了望已经废为丘墟的羊公祠,同样是在岘首山上,同样是镇守襄阳,羊祜只是悲春秋,喟叹人生苦短。而韩再兴却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之语。

千载之下,高下立判!

伴随着队伍的膨胀,以及形势的严峻,韩复是有意识的开始构建自己绝对权威,绝对英明,绝对值得追随的个人形象。

同时也有意识的开始构建众人对襄樊营价值、理念、精神或者说宗旨的认同。

简单来说,就是不仅要有战斗力,还要有凝聚力。

两者缺一不可。

而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将要在接下来一场一场的战斗当中,提升和加强。

从岘首山回来以后,韩复正式开始着手推进秋收攻势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既是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周边群狼环,地缘安全过于恶劣的问题。

而想要推进攻势,就必须先要拔掉冯养珠这颗插在郧阳到襄阳之间的钉子。

这天上午,韩复拉响直房内的铜铃,对走进来的胖道士说道:“通知总训导官、总镇抚官、总宣教官,在各领兵官、水师把总、各参谋官、侍从室、参事室、文书室、民事房、工事房等各房主事。。。。。。未时初刻到中军衙门议

事堂议事。过时不至者,以军法从事!”

ps:求月票,求推荐票!祝大家五一快乐,劳动者最光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