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10章 暗战(第1页)

第110章 暗战(第1页)

“我皇明鼎革之初,太祖高皇帝谓郧阳居国家之中,山大谷深、林密土肥,得之者可以觊觎天下。因此,命卫国公邓愈将郧阳附近的山民驱逐出去,并且封山以为禁区。直到成化年间,为了治理荆襄百万流民的问题,才建制

此郧阳府,设郧阳台、按察使和行都司,如今又是百余年矣。”

郧阳城之前被李自成两次派兵攻打,城池受创颇深,今年正月间,路应标和杨彦昌又来打了一次,虽然没打下来,但让这座鄂西坚城旧伤累新伤,更加残破。

路应标等人退兵之后,高斗枢就着手开始修复工作了。

郧阳虽然地处大山之中,但并不缺人,荆襄流民的问题,数百年来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郧阳周围的大山当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高斗枢从武当山附近弄来了不少流民帮着修复城墙,以及在汉水两岸险峻之处修建寨垒。没有工钱,只是一天管早晚两顿饭。

但即便这样,郧阳城内有限的粮食,还是要优先供应给守城的士卒,以至于修复的工作非常缓慢,还经常中断。

前段时间,夏粮收获了一部分,高斗枢硬挤了一点出来,继续修缮城池的工作。

这个时候,高斗枢和徐启元、王光恩,还有从荆门州经远安,保康等县,爬了几百里山路赶过来的张文富等人,来到城头视察情况。

刚才那番话,就是高斗枢说的。

高斗枢这时停下脚步,站在一处城垛前,望着城内萧索的景象,接着感慨道:“郧阳遭遇兵灾十余载,说是属具有六,可如今城内居民不过四千,城外百里荆榛,望之令人感伤啊。”

“臬台镇守郧阳多年,三次击溃闯贼兵马,如今李自成在北京吃了个大败仗,咱听说河南、山东等地方的官绅军民,全都反了顺朝,重归咱大明。左侯在德安也打了个大胜仗。咱们熬了那么多年,总算是要熬出头了啊。”

说话的是郧阳总兵王光恩。

他原来和张献忠、罗汝才这些人都是一伙的,名头还不小,绰号是小秦王。

后来受高斗枢的招抚,一直镇守郧阳。

昔日纵横荆襄的流寇头子,如今守着郧阳这座孤城,苦苦支持,鬓角都多了许多白发,日子过得确实很不容易。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位仁兄在阿济格来了以后,以郧阳投降了满清。但投降之后,又还和南明势力勾勾搭搭,被一同投降满清的襄阳防御使李之纲上疏给拿下了。

他弟弟王光泰和王光兴等人则坚持抗清,后来成为夔东十三家的一部分。

郧阳巡抚徐启元也说道:“宇泰何必如此忧愁?郧阳虽是穷山恶水,但登高望远,惠风和畅,景色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嘛。”

高斗枢刚到郧阳的时候,徐启元还只是郧阳知府。这俩一个副省级干部,一个地厅级干部,中间差着级别呢。加上高斗枢守陨有功,本来是应该他当郧阳巡抚的,但因为当时的内阁首辅陈演看高斗枢很是不爽,于是跳过对

方,直接把徐启元提拔成了巡抚。

多说一句,当时崇祯下令要求京城勋贵高官捐银子打仗的时候,这位陈阁老当着崇祯的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己如何如何清苦。结果等到李自成入京之后,陈演带头捐了四万两银子,不过到头来还是难逃脑袋搬家的下

场。

徐启元虽然是巡抚,但郧阳的军事,主要还是高斗枢拿主意。

听到王光恩、徐启元的话,高斗枢望着城外的景致,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确实是大好的江山啊。”

这个时候,因为受到排挤,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文富,连忙附和道:“是啊是啊,有道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嘛!”

张文富这句话一出来,城头上的所有人全都呆住了。

愣了好一会儿,才齐齐望向了这位郧阳副将。

徐启元嘴巴微张,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难以置信四个大字。

他是正儿八经的两旁进士,这句子一听就知道,是注定要流传千载的。

王光恩虽然是做贼出身,和“读书人”这三个字唯一搭边的,只有都是人这一个共同点。张文富的这句话,他也说不出来哪里好,但很有气势,很有气魄。

张文富自从被放回来以后,就逮到机会吹捧襄阳城里那个姓韩的都尉,还一个劲的让郧阳这几个营头,按照韩复的法子练兵,导致王光恩看他非常的不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