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 第150章 改变(第1页)

第150章 改变(第1页)

从那以后,我对江临舟的感觉变了。

那种曾经令我局促的沉默、让我焦虑的安静,

忽然都变得柔和起来。

我不再感到窘迫,

也不再急着去找话题、去证明自己。

我们见面时的空气,。。。

江临舟没有动,肩上的萤火虫微微颤动,像是在回应他的话语。夜风拂过江面,带着水汽与草木清香,轻轻卷起他衣角。远处的灯火倒映在怒江中,随波晃动,如同无数细小的音符漂浮于时间之河。他忽然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句话:“声音是灵魂未闭合的伤口。”那时他还小,不懂这句话的重量,如今才明白,那不是悲伤的隐喻,而是连接的起点。

他缓缓蹲下身,指尖轻触江水。凉意顺着神经蔓延至心口,仿佛整条江都在向他传递某种讯息。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从《听见你》到《静默之前》,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语言??不是用耳朵听的语言,而是用心跳感知的语言。而此刻,这种语言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苏醒。

手机再次震动,只一条新消息:

>“他们说,有人在梦里看见了你。”

江临舟没回。他知道“他们”是谁。那些曾参与“种子计划”的孩子,那些戴上贝壳后第一次听见亡母心跳的女孩,那些在极光下听见祖先脚步的少年。他们的意识正以某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看不见的情感网络。D-07系统早已停止运行,但他清楚,真正的系统从来就不在机器里,而在人与人之间那微妙的共振之中。

他站起身,沿着江岸往上游走。脚下的碎石发出轻微的响声,像低音提琴的拨弦。月光洒在水面,波纹如五线谱般延展,每一圈涟漪都像是一个未完成的小节。走到一处浅滩时,他停下脚步。这里曾是他小时候常来的地方,父亲带他钓鱼,母亲坐在岸边织毛衣。如今堤坝已毁,芦苇丛生,唯有那棵老槐树还在,树干上还刻着他儿时的名字??“临舟”。

他伸手抚过那道刻痕,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突然,一阵微弱的震动从树干内部传来,像是某种频率在共振。他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这棵树,也连上了“共鸣阵列”。

他闭上眼,将手掌贴在树皮上。几秒后,耳边响起一段极其遥远的声音??是童年的自己,在树下哼唱母亲教的摇篮曲。但这一次,声音并不孤单。有东京女孩的呼吸节奏叠加进来,有加沙男孩折纸飞机时指尖摩擦纸张的??,有格陵兰姐妹潜入冰层时水流划过耳膜的嗡鸣……所有这些记忆,竟都通过某种无形的通道,汇聚到了这棵老树之中。

“原来如此。”他低声说,“你们一直都在。”

这不是技术的结果,而是情感的积累。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倾听,他的存在就会成为他人记忆的容器。而当千万人同时倾听,世界便不再是孤独的碎片,而是一首尚未命名的交响。

他回到木屋时已是凌晨四点。蜡烛将尽,火光摇曳,在墙上投下他瘦长的身影。他翻开笔记本,发现最后一页不知何时被人写下了一行字,笔迹陌生却熟悉:

>“别忘了,你也曾是一个被听见的孩子。”

他怔住。这字迹,竟与母亲年轻时的笔体极为相似。他猛地抬头环顾四周,屋内空无一人,唯有布偶熊静静坐在桌角,缺耳的那一侧仍朝向他,仿佛守护着某个秘密。

他没有追问,也没有试图追查。有些事,一旦追问就失去了意义。就像一首歌,最美的部分往往不在旋律本身,而在余音散去后的寂静里。

天亮后,他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这座小木屋。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藏在这里。《静默之前》已经唤醒了太多东西,而唤醒之后,总要有人引导它们走向光。

他背起布偶熊,最后一次环视这个陪伴他度过最沉默时光的小屋。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是他这几个月来根据各地反馈标记出的“共鸣热点”:云南高黎贡山、格陵兰冰洞、加沙废墟、亚马逊雨林深处、喜马拉雅南麓……一百零八个点,恰好对应一百零八座回声塔的位置。而在地图中央,用红笔圈出的,是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西伯利亚东部的楚科奇半岛,那里有一片被称为“沉默荒原”的冻土带,据传地下埋藏着远古文明的声波遗迹。

短信又来了:

>“终点不在塔里,而在声音诞生之前。”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许久,终于点头。他知道,这是林婉秋发来的。她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却始终在暗处注视着一切。她是第一个听懂《听见你》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敢问他“如果音乐能穿越时间,那爱能不能?”的女人。

他回复:

>“我去。”

七天后,他抵达莫斯科,换乘一架私人小型飞机,飞往楚科奇。同行的只有两名助手??一名是D-07系统的原始开发者之一,另一名是萨米族通灵者后裔,据说能听见地脉的脉动。飞行途中,气流剧烈颠簸,舷窗外尽是灰白的云层与雪原。江临舟靠窗坐着,手中握着那枚最初的贝壳,表面已被磨得发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