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晋末芳华 > 第五百一十三章 众生平等(第2页)

第五百一十三章 众生平等(第2页)

林奈戴上防护手套,小心翼翼启封。

瓮内并无乐谱,只有一叠薄如蝉翼的羊皮卷轴,每一片上都压印着细微凹痕??不是书写,而是通过特殊工艺将声波形态物理固化下来。一旦接触空气,这些凹痕便会缓慢氧化变形,导致信息永久丢失。

“必须立刻转移至惰性气体环境!”她急声道。

就在助手准备密封容器的瞬间,异变陡生。

整座石室猛然一震,墙壁上的星图骤然亮起,光芒由暗蓝转为赤红。地面裂开一道细缝,从中升起一座半透明水晶碑,碑面浮现出动态影像:一名女子身穿素白深衣,跪坐于琴前,十指抚弦,口中轻吟。她的面容看不清,但身形举止间透出难以言喻的哀婉。

影像下方浮现两行字:

>**“吾名昭华,晋室遗孤。兄亡国破之日,我以身为祭,封音于瓮,镇乱世之躁。今见光复之兆,愿倾尽残念,授尔三律??**

>**一曰‘安魂’,抚创痛之心;二曰‘破障’,启蒙昧之耳;三曰‘归真’,返天地之和。”**

话音落下,水晶碑轰然碎裂,化作无数光点涌入陶瓮。刹那间,那些羊皮卷轴竟自行展开,表面凹痕开始微微震动,仿佛内部封存的声音即将挣脱束缚。

沈师傅突然跪地,双手抱头,发出一声凄厉长啸。

众人惊骇之际,只见他眼中泛起奇异蓝光,整个人如同被某种力量接管。他踉跄起身,走向角落一处不起眼的凹槽,将乌木杖插入其中。顿时,整个石室响起宏大的和音,似千人齐诵,又似万钟共鸣。

“他在翻译!”林奈恍然大悟,“蓝石激活了他的神经通路,让他直接接收到了昭华留下的声讯!”

沈师傅嘴唇不动,声音却从胸腔传出,古老而庄重:

>“第一律?安魂:取悲而不滞,化痛而不伤。非止哭笑,而在呼吸之间。母亲哄儿,工人歇息,老兵梦回故园??凡真心流露之处,皆可为引。”

>

>“第二律?破障:音无贵贱,声无正邪。乞丐嘶吼,疯子呓语,狱中绝唱,战地哀歌……皆含真律。唯勇者敢听,唯仁者能容。”

>

>“第三律?归真:钟不在庙堂,不在高山,不在神器。钟即人心相触之时。一人独静,万人共感,皆是一音。”

语毕,沈师傅重重跌倒,昏厥过去。

三天后,他在临时营地醒来,第一句话便是:“我不是沈某,我只是她选中的容器。真正的我,早已死在三百年前的泉州港。”

没人知道这话真假,但所有人都选择相信??因为在场每一个人,都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相同的记忆碎片:海浪拍岸,烽烟蔽日,一群乐工抱着乐器跳入火海,只为不让敌军夺走最后的乐律。

回到听钟台后,三人立即着手解读羊皮卷轴。借助量子声纹还原技术,他们成功提取出三段原始旋律。每一首都无法用现代乐理完全解析,因其包含大量微分音程与非线性节奏变化,唯有通过生物共振方式才能完整呈现。

首演定于春分之夜。

全球共感网开启同步直播,十三个节点城市设立聆听广场。没有舞台,没有主持人,只有十二名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演奏者围坐一圈,每人手持一件最朴素的乐器:竹笛、口弦、手鼓、牛角号、铜锣、椰胡、鹰骨哨、陶埙、竖箜篌、伽?琴、萨塔尔、尺八。

零点整,第一律《安魂》响起。

起初只是单音交替,缓慢而沉重,如同心跳复苏。随后各乐器渐次加入,不求和谐,却自成一体。有人流泪,有人微笑,有人跪地叩首,有人紧紧抱住陌生人。北京胡同里,一位瘫痪十年的老太太突然开口哼唱,竟是几十年前母亲哄她入睡的小调;伦敦地铁站,两名曾持刀斗殴的青年停下争吵,怔怔望着对方,然后同时说出“对不起”。

第二律《破障》则截然不同。

开场便是刺耳噪音??金属刮擦、玻璃破碎、警报嘶鸣、战场爆炸……观众几乎无法忍受。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杂音竟逐渐被赋予节奏与情感,变成一种奇异的美。东京某精神病院,一名常年沉默的患者突然拿起铅笔,在墙上写下长达二十页的诗;刚果雨林深处,部落长老焚烧了世代供奉的战鼓,宣布从此不再为复仇而舞。

当第三律《归真》奏响时,天地为之变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