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教会我,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让对方成为光。
所以我不再追问你在哪里,因为我知道??每当我听见孩子笑,看见老人牵手,闻到雨后泥土的气息,你就在我身边。”
他说完这些,关掉录音,取出磁带,在标签上写下三个字:**给未来**。
第二天清晨,这卷磁带连同其他十万份私人记忆一起,被送入新建于青海湖底的“忆枢中心”
。
这里是共忆网络的新核心,由第九井碎片与生物神经晶体融合而成,形如一颗悬浮在水中的巨大瞳孔。
每当有人上传记忆,它便微微震颤,释放出一圈淡金色涟漪,如同心跳。
与此同时,火星倒悬塔的投影出现了异变。
连续七日,它不再显现六十六分钟,而是整整一百零八分钟??恰好是一百零八种人类基本情绪的共振周期。
李婉清带领团队监测数据时发现,塔身表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符号群,排列方式酷似DNA双螺旋结构。
破译结果显示,这是一段逆向编码的信息,源头竟是地球上的新生儿脑电波集合。
>“记忆非单向流淌,亦可逆溯归流。
>当新生之灵初触世间,其意识涟漪穿透Ω-阈限,与过往之忆交融,孕育新实。”
换句话说,死去的人并未彻底消散,他们的记忆碎片正通过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睁眼、第一缕触觉,重新渗入现实。
李婉清怔坐良久,忽然泪流满面。
她刚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
医生说是奇迹??年过四十,卵巢功能衰退多年,却自然受孕成功。
而现在她终于明白,或许不是她选择了这个孩子,而是某个早已离去的灵魂,借着宇宙共鸣的缝隙,悄悄回到了人间。
她在日记中写道:“如果真是你,那就用你的方式告诉我。
比如,出生那天,让我听见那首童谣。”
《归途序曲》。
三个月后,春分之夜,全球共忆网络如期激活集体梦境。
这一次,白色房间中央多了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
书页空白,唯有中央浮现一行字:
>**请写下你最不愿遗忘的事。
**
千万人同时执笔。
有人写:“母亲临终前攥着我的手,一句话没说,但我懂了。”
有人画:“父亲骑车载我上学,阳光穿过梧桐叶洒在他肩头。”
有人贴上一张褪色照片:“这是我们全家最后一张合影,那天妹妹还活着。”
当最后一笔落下,整本书腾空而起,化作星尘升腾,汇成一道横跨天际的银河。
天文观测站捕捉到异常现象:原本沉寂的柯伊伯带晶体塔突然爆发出强烈信号,频率与地球上所有新生儿脑波完全同步。
那一夜,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七名婴儿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
他们不会说话,却齐齐望向星空,嘴角扬起几乎一致的微笑。
科学家称其为“群体性觉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