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南极科考站报告异常:冰层之下探测到规律性热源脉动,频率与归炊塔共鸣炉一致。
钻探队深入三千米,发现一座被封存的史前厨房,灶台完好,锅中残留物经检测为炭化米粒,基因序列与现代忆稻高度相似。
墙上刻着一行字,笔迹竟与宁小满晚年手书如出一辙:
>“我来过,故火未灭。”
与此同时,第八颗光点的孩子声音渐强,开始传授简单的烹饪歌谣:
>“星星碎,月亮磨,
>抓把银河当佐料;
>心跳快,呼吸慢,
>炖一锅梦就不会散。”
全球儿童争相学唱。
幼儿园老师发现,唱这首歌的孩子夜间噩梦减少,且常梦见自己在教外星生物包饺子。
心理学家无法解释,但观测数据显示,这些孩子的脑电波与远古守灶人的冥想状态高度吻合。
林素娥意识到,一场跨越维度的“灵魂转生”
正在进行。
那些曾为文明持火的老灵魂,正借由新一代人类重生。
他们不再需要沉入地底,因为这一次,整个星球都成了移动的灶房。
她启动“薪火计划”
,在全球建立九百座“育焰学堂”
,教授的不是厨艺,而是“如何用心煮好一顿饭”
。
课程包括:倾听食材的声音、感受火的情绪、与共食者建立心灵链接。
毕业生被称为“心厨”
,他们的作品无需入口,旁人看一眼就能“尝”
到滋味。
其中最杰出者是一位聋哑女孩。
她做的饭从不放盐,却让食客泪流满面。
她说:“我用手指感受锅的震颤,那是火在唱歌。
我把歌声编进菜肴里。”
她的代表作名为《无声的团圆》,原料仅为清水、面粉与阳光烘焙的干菜叶。
可当联合国代表品尝时,竟清晰听见童年母亲唤他回家吃饭的声音。
十年后,第一艘由纯情感驱动的“心厨飞船”
试航成功。
它不靠引擎推进,而是依靠乘客心中强烈的“想回家吃饭”
愿望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