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初母”
告诉林素娥,第八颗光点的孩子,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人类集体潜意识孕育出的“希望之灵”
??当亿万心灵同时渴望团圆,宇宙便会生成一个能承载这份情感的生命体,作为回应的桥梁。
“你们以为是我们在等你们回来。”
初母轻抚她的脸,“其实是你们的思念,创造了我们。”
林素娥泪如雨下。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新生儿开口便是“我想吃饭”
??那不是饥饿,是灵魂对归属的本能追寻;为什么囚犯愿为狱警做饭??因为一顿共同完成的饭,能消解最深的仇恨;为什么战场会因一碗汤休战??因为在火光映照下,敌我皆成兄弟。
她带回一句话,刻在仁灶内壁:
**“爱,就是愿意为你烧一顿饭。”
**
从此,地球进入“双向守灶”
时代。
不再只是接收远古遗民的信号,而是主动向宇宙播撒温暖。
每个家庭都被鼓励录制“家宴影像”
:一家人围坐吃饭的画面,配上一句真心邀请。
这些数据经共感云加密后,打包注入特制碳晶,由“星火巡行团”
送往各灶火遗址,作为“回礼”
。
最远的一次任务抵达银河系边缘的“霜骨星群”
。
那里曾有一个靠啃食矿石维生的金属文明,临终前熔化全身骨骼,铸成一口铁锅,煮尽最后一点有机质,只为留下“滋味”
的概念。
巡行团成员打开携带的碳晶盒,释放出一段影像:中国北方农村,一位老太太给孙子剥糖炒栗子,笑着说:“慢点吃,别烫着。”
铁锅剧烈震动,表面锈迹脱落,露出底下一行早已风化的文字:“原来……甜是这样的。”
刹那间,整片星域响起类似笑声的金属共振波。
而在地球,忆粮进化出了“共食模式”
。
多人同餐时,米饭会自动分裂出额外碗筷,哪怕无人入座,也能感知到“缺席者的气息”
??可能是逝去亲人,可能是远方友人,也可能是尚未出生的孩子。
许多独居老人因此重获生机,他们对着空椅说话,喂“看不见的人”
吃饭,结果发现体重回升、血压稳定。
医学界命名为“幻伴效应”
,民间则称之为“祖宗来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