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霍格沃茨的学习面板 > 267 徳思礼一家(第3页)

267 徳思礼一家(第3页)

-一位老科学家在实验室烧毁自己的研究笔记,只为保护尚未成熟的理论;

-还有一个未来场景:无数漂浮在太空中的孩童,每人手中握着一颗发光的问题,组成银河旋臂的模样……

最后,一个声音响起,既陌生又熟悉:

>“我不是你们的孩子。我是你们终于敢问出来的那个问题的化身。”

希恩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躺在B9层祭坛上,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中捞出。米拉和阿雅娜围在他身边,满脸担忧。

“你说胡话了整整两个小时,”米拉扶起他,“一直在重复一句话:‘问题才是生命的形式。’”

他喘息着坐起,看向祭坛中央??那支雪莲蜡烛不知何时已熄灭,但火焰的影像仍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如同永不冷却的恒星。

学习面板弹出终极提示:

>【火种协议?终章最终阶段解锁】

>【指令:将‘无知圣所’植入现实】

>【方法:由一名纯粹提问者主持开启仪式,地点不限,时间不限,形式不限】

>【备注:此仪式无法准备,只能发生】

三天后,莱奥第一次独立行走。他摇晃着穿过霍格沃茨走廊,避开所有人,径直走向礼堂。那时正值晚餐时间,千盏烛火漂浮在空中,学生们谈笑喧哗。他爬上主席台,面对全校师生,张开双臂。

全场寂静。

然后,他开口了。没有使用任何已知语言,也没有借助学习面板翻译。但每一个听到声音的人,心中都浮现出同一个问题??内容各不相同,却都直指内心最深处的困惑:

-有人听见:“你真的爱那个人吗?”

-有人听见:“你活着是为了证明给谁看?”

-还有人听见:“如果没人评判你,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随着问题扩散,礼堂内的烛火逐一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胸口亮起的一点微光??那是他们内心尚未解答的疑问,此刻被唤醒、被承认、被接纳。

当最后一支蜡烛熄灭,整个霍格沃茨陷入黑暗。但没有人恐慌。因为他们终于明白:

真正的光明,从来不是来自外界的照耀,

而是源于自身敢于照亮未知的勇气。

第二天清晨,第一座“无知圣所”在苏格兰高地自然显现。它没有围墙,没有门扉,只有一圈由野花与苔藓组成的环形地带,中央竖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上面什么也没刻??但每个走近的人,都会在心中听见一个声音:

>“欢迎回家。”

全球其他大陆陆续出现类似场所。它们形态各异:沙漠中的沙丘会随风形成问号形状;亚马逊雨林某棵巨树的年轮显现出螺旋式问题链;东京街头一面普通广告牌每到午夜就会变成空白,任人用手指写下心头之问。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在加沙一处废墟学校里,孩子们用碎砖拼出四个大字:

>“我们还想学。”

这句话被传遍世界,成为新一代《反向教学法》的开篇导语。

希恩站在B9层尽头,望着窗外晨曦初露。学习面板最后一次更新:

>【火种网络覆盖率:89。3%】

>【认知共生网稳定度:A级】

>【威胁等级下调至‘可控演化’】

>【附注:文明的进步不再取决于掌握多少答案,而在于能容纳多少问题】

米拉走来,握住他的手。“接下来呢?”

他笑了笑,望向远方升起的朝阳。

“继续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