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摇头笑道:“今岁千秋宫要办三十年一度的千秋会,邀请江湖中人进入千秋宫寻宝,我想办华山论剑,我还是有经验的,便向千秋宫宫主申请了一下。
一席话说的董德更是有些憎圈。
堪笑几人双健足,每於城市报新闻。
“前元淮王宝藏藏宝图惊现京城。”
一个声音由远及近。
渐渐来到酒肆前。
“『京报人”来了”
不知道何人低呼一声,正在高声议论的诸位酒客立即停下话头,埋头喝酒,生怕被“京报人”看到。
岳灵珊和湘云正听得有趣,见酒肆中剎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不由得好奇地向门口望去酒保已经迎上前去,陪笑道:“可是有什么新闻?”
那“京报人”一身青衫,闻言笑道:“这次规矩不同,无论京报刊载何人,只售百文,並不收取报喜钱、报忧钱。”
酒肆中顿时传来许多如释重负的嘆声。
“路大哥,什么是『京报人』,为何大家会这般畏惧?”岳灵珊细声问道。
“朝廷设通政司,受四方章奏,通政司下设六科,皇帝每有批阅奏摺,或传諭旨,便由六科抄录。
六科抄录装订成册,发给各省在京提塘官,提塘官使人抄录后送往各省、州县,这是邸报。
嘉靖年间,开始有报房,或官办,或民办,为提塘官抄录,后售给民间,这是京报。
送京报的人,就是『京报人』。”
湘云姑娘心不在焉,偷眼四下打量,岳灵珊一只手托著香腮,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老爷,京报人有礼你是“京报人”来到路平的桌前,看著路平不由得愣住了。
路平看著眼前这位枯瘦的汉子也是心中一惊。
这当真是冤家路窄。
“你是万历五年丁丑科三甲进士路平路元积。”京报人双目一亮,大声道。
路平不动声色,冷声道:“你认错人了,一百文,买份京报。”
岳灵珊和湘云姑娘齐齐错聘。
“没错,你就是路老爷,当年您的钱,可还没有给够!”
京报人高呼,一酒肆的酒客纷纷朝著这边看来,
路平脸孔顿时有些发烫,他一言不发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扔给了他。
“京报人”喜出望外,收起银子,放下一份京报,兴高采烈地离开酒肆。
“路大哥,他这是抢劫!”
岳灵珊有些呆住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提剑便要追赶出去。
相云女侠在一旁频频点头,也站起身来。
“算了,算了。”路平泪丧道。
“为什么?”岳灵珊嗔道。
路平扫视一眼桌上京报。
巧帮终於开始散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