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真偽自有吴道邇判断。
路平进城之后,和汤师爷分开,回到了师爷宅。
真阳观的道士送来信函,是静虚老道所书。
连日来,武当清查本地水陆帮会、黑白两道的江湖人物,均没有发现齐副帮主下落。
静虚也向峨眉、写帮、崑崙等门派询问。
他们都道绝无此事。
静虚就认为,这是魔教所为。
至於清查魔教在衡州的势力,静虚承认很难做到。
老道最后说:“听闻路司李和魔教圣姑交厚,何不亲往询之?”
圣姑?
路平轻嘆一声。
圣姑的属下,应该不至於去对付齐副帮主。
圣姑属下中的叛徒,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
魔教的嫌疑,其实基本可以排除。
路平想了一会,便把老道的信函放在一边,取出陕西商会的行状,翻看起来。
商会两个月的行状並不多,总共只有九份而已。
其中的大部分,不过是某个路段新出现一股盗匪,这伙盗匪是劫財还是既劫財也害命。
有一些是听说,有一些是亲眼所见。
还有一篇,是道路变化,今年淮河雨涝,洪水直逼泗州城,潘季驯正在大修高家堰石工堤,后世所称的洪泽湖正在形成,这位商人经过时,看到各个小湖泊已经连成一片浩瀚的水泽,便提醒说此处道路必定有大变。
最后一封,则是从镇江经过湖口到襄阳的一位商人。
上个月,这位商人在镇江雇一条大船出发,只是占了中间的两个大舱,其余的,水手到处在案上揽客,等客满出发。
这条船跑的是武当山,除了他还搭载了二三十位到武当进香的香客。
正要开船之时,两位身著米黄布衣的人跳到船上,自称是伏牛山人士,要取道襄阳返回。
“此二人一老一少,老者面目和善,沉默寡言,少者却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他们各背著一柄长剑。
老者入舱后,便不再现身。少者与人言语,一副倔傲之气。”
这艘大船,前后两舱都是搭载旅客,每舱可容纳十数人。
二人皆在前舱,眾香客虽然厌烦,但是见他们一脸江湖习气,知不好相与,
纷纷小心应对。
船在九江一带,遭遇风浪,不得不暂时靠岸躲避。
夜间,忽然有一伙匪徒见大船上灯光未熄,摇船靠拢,跳上船就开始抢劫。
幸亏两名义土出手,將匪徒们击退。
船上的眾香客对二人变得恭敬无比,
这位商人也试图攀攀关係,就极力邀请二人到中舱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