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大声道。
檀溪之东岸有一碑刻,鐫刻著唐人孟浩然的《檀溪寻古》,其词道:
【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棲。】
碑文却是宋人米带所题。
孟浩然是襄阳人,人称“孟襄阳”,米莆世居太原,后徙襄阳,自號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
有明以来,此二人名声在襄阳很大。
他们联手的碑刻,自然是极为罕见。
碑刻前的人越聚越多。
不少人扶碑嘆息。
“听说襄阳府有意在这里再立一块碑,请当世名家诗文,取名『檀溪对”。
“各派掌门皆有捐赠,这也是江湖盛事。”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確实是我辈楷模。”
“此处风水不错,郭靖大侠墓理应迁到此处。”
檀溪对?
计无施和黄河老祖对视一眼,心中都是困惑不已。
但见这些人物,並不是衝著自家圣姑来的,也各自放下心来。
三人来到城中,便见各处酒肆、茶楼,甚至市集,都有说书人的身影。
一个个慷慨激昂,说的正是郭靖守襄阳的故事。
其中之一,就是“檀溪对”。
大侠郭靖与另一位大侠驻马檀溪。
郭靖乃用襄阳人物之故事,对另一位大侠现场授课。
“檀溪对”共有三问。
其一是“的卢”马妨主之问,郭靖道:“世人均与这的卢马一般,为善为恶,分別只在心中一念之间。”
其二是侠之大者之问。郭靖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文武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又说:“便是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就是真好汉、真豪杰。”
其三是襄阳守城之问,郭靖答以诸葛孔明的八个字:“鞠躬尽,死而后己。”
这故事之用心,让市井百姓不觉动情。
江湖中人,闻听也是心驰神往,血脉賁张。
年轻一些的拍案而起,怒髮衝冠,內力高深的拍断了木桌,打翻了杯碟茶碗,还不得不照价赔偿。
钟鼓楼前,听完说书人演说的黄河老祖和计无施,心潮也有些澎湃。
“恨不得与这位大侠同时而生,同日而死。”
三人竟是不由得泛起这样一个念头。
计无施立即想到,这般情形,想盗郭靖墓已经绝无可能。
“三位可是『夜猫子』计无施、黄河老祖老头子、祖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