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30140(第23页)

130140(第23页)

诸葛亮淡然一笑:“亮之所求,非高官厚禄。若为个人前程,当初就不会来松阳县。”

“先生就不为家族考虑?”高文远暗示道,“先生族中子弟也可在朝”

松阳县这些人仿佛凭空冒出来一般,也查不到东西,但高文远觉得没有人会不对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感兴趣。

只见诸葛亮神色一冷:“亮之家事,不劳侍郎费心。”

一计不成,高文远又求见赵匡胤,试图以“英雄惜英雄”为由游说:“见赵兄气度不凡,一看便非池中之物。何苦在此地屈就?若愿归顺,陛下定当重用”

赵匡胤哈哈大笑:“赵某散漫惯了,受不得朝廷约束。倒是侍郎大人,不如留在松阳看看?我这里的蜂窝煤和公共澡堂,可比京城的勾心斗角有意思多了。”

高文远又试图接触霍去病、白起等人,均遭冷遇。

最后他甚至找到杜甫,以文人相重为名,劝他回归正道。

杜甫慨然道:“杜某曾经也在朝多年,所见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松阳虽无高官厚禄,却见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才是杜某心中的正道!”

高文远在松阳县待了数日,暗中派人四处打探,试图找到可乘之机。然而他所见所闻,却让他越发心惊。

他看到百姓们自发组织巡逻,防范朝廷细作;

他看到工匠们日夜赶工,生产军械农具;

他看到学堂里孩子们书声琅琅,学的却是“均田免赋、天下为公”的道理;

他看到军民用着同样的药物,不分贵贱;

他甚至看到女子也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或是纺织,或是行医,或是读书

更让他震惊的是,无论他如何暗中散播谣言,试图挑拨离间,松阳百姓却始终团结一心。

“听说朝廷要招安姜县令了,许他做大官呢!”

“做就做呗,姜县令到哪都是我们的好县令!”

“可是招安后,咱们分的田可能要收回去了”

“什么?那可不行!姜县令不会答应的!要是答应了,咱们也不答应!”

高文远派去村子的人回来报告:每个村都有民兵组织,对外人极其警惕;农民们对“朝廷招安”的消息普遍反感,担心失去既得利益,甚至有人扬言宁可战死,也不还田!

在摸清使者团的真实意图后,诸葛亮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策略。

“朝廷既然想用缓兵之计,我们何不顺势而为?”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可假意与使者谈判,提出一些朝廷难以接受的条件,如保留均田制、自治权等,拖延时间。”

姜戈点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加紧备战,联络周边同情我们的势力,也可以扩张了。”

赵匡胤补充道:“还可故意泄露一些内部矛盾的假消息,让使者以为他的离间计奏效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松阳县方面故意表现出内部分歧:有人主张接受招安,有人坚决反对;提出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不仅要保留现有制度,还要求朝廷割让更多州府,赔偿军费等等。

高文远果然中计,以为离间策略生效,不断向朝廷传回“好消息”,请求延长谈判时间。

然而,就在谈判进行到第十天时,姜戈突然在县衙广场召开民众大会。

高文远被“请”到会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松阳县百姓齐聚于此。

姜戈站在高台上,慷慨陈词:“乡亲们!朝廷派来招安使者,许我高官厚禄,条件是让我们放弃均田免赋,让大家重新做牛做马!你们说,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万人齐声怒吼,声震云霄。

“朝廷抓了卢将军的家人,想要胁迫我们!你们说,我们能屈服吗?”

“不能!”

姜戈转身指向脸色惨白的高文远:“这位高侍郎,表面上来招安,实则暗中派人四处打探,散播谣言,想要离间我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吼声:“赶走他!”“让他滚回去!”

高文远浑身发抖,强作镇定:“姜戈!你你这是要公然抗旨吗?”

诸葛亮悠然上前:“高侍郎,你们的缓兵之计,我们已经看穿了。请回去告诉朝廷:松阳县上下同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要战,便来战!”

赵匡胤更是直接:“告诉那些朝中大臣,松阳县不会中他们的诡计!有本事就在战场上见真章!”

高文远和他的使者团被礼送出城。来时趾高气扬,归时灰头土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