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30140(第20页)

130140(第20页)

深秋的松阳县,寒风已带着刺骨的意味。霜降过后,河水冰冷彻骨,井水打上来也冒着森森寒气。对于松阳县的寻常百姓而言,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即将来临,而其中一件羞于启齿却又实实在在的难事,便是——洗澡。

城西的苏婆婆已是七十有三,她最怕过冬天。不仅因为天冷风湿痛,更因为洗澡成了天大的难事。

往年一入深秋,她就要开始为洗澡的事发愁。儿子早逝,媳妇改嫁,只留下一个十三岁的孙儿与她相依为命。

小孩子顽皮,整天在外面跑得一身汗泥,可洗澡却成了大问题。

记得去年冬日,孙儿阿毛从外面玩雪回来,满身泥泞。苏婆婆烧了半锅热水,在狭小的屋内用木盆给他洗澡。门窗紧闭,却仍有寒风从缝隙中钻入。阿毛冻得直打哆嗦,嘴唇发紫。洗到一半,水已凉透,苏婆婆只得又去添柴加热水。一来二去,费去不少柴火。

洗完后,阿毛还是着了凉,发烧咳嗽了整整半个月。

药钱花去二百文,相当于他们祖孙二人大半个月的嚼用。

苏婆婆一边煎药,一边抹泪:“这澡洗得,真是要了老命啊”

城南的李木匠家也是如此。李家有五口人,挤在两间小屋里。每到洗澡时,总是个难题。先是李娘子烧好一大锅水,然后男人们出去避让,让家中的女人先洗。女人们匆匆擦洗完毕,再换男人们进来。

常常是最后一个人洗时,水已经凉透。李木匠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我皮厚,耐冻。”但每次洗完,他都要连着打几个喷嚏,头晕个几日。

最苦的是那些住在一起的光棍汉子。

他们没有家室也没有房间洗澡更是难上加难。

往往要等到天气稍暖的日子,壮着胆子去河边擦洗。有时被过路的妇人撞见,免不了一场尴尬。久而久之,许多人干脆一冬不洗,身上难免生出异味,被人暗中称为臭汉子。

十一月初的一天,松阳县忽然传开一个消息:县衙要开设公共澡堂了!

起初人们都不相信。

茶馆里,几个老茶客正在议论此事。

“听说了吗?县里要办澡堂子,说是用那个什么蜂窝煤烧水?还是好大的锅炉嘞!”

“胡说八道!官府哪会管咱们老百姓洗澡的事?”

“就是,再说哪来的那么多热水?烧水不得用柴火?那得多少钱?”

然而消息越传越真。

有人说看见县衙西侧的官房正在修缮,砌了大灶台;有人说见到铁匠在打制特制的大锅炉;还有人说衙役亲自在调试什么蜂窝煤炉。

直到县衙贴出告示,人们才真的相信了。

告示前围满了人,识字的张秀才大声念着:“松阳县大澡堂,于本月初五开张。内分男堂、女堂,各有其道,不相干扰。每次沐浴,只需两文钱”

“两文钱?”人群哗然。

“这么便宜?买柴火烧一锅水都不止这个价吧?”

“还分男堂女堂?这倒是周到。”

最让人心动的是后面一条:“六十岁以上老者、十岁以下孩童,每逢初一十五,可免费沐浴。”

苏婆婆听说后,激动得双手发颤:“这这是真的吗?老婆子我能免费洗澡?”

十一月初五,大澡堂正式开张。

这天一大早,澡堂外就排起了长队。

人们既好奇又期待,都想看看这官办的澡堂到底是什

么样子。

澡堂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左边写着“男堂”,右边写着“女堂”,入口处还用屏风隔出了两条通道,果然男女分开,互不干扰。

赵匡胤亲自在门口迎客,姜戈则在里面指挥调度。

最先鼓起勇气进去的是几个单身汉子。他们交钱后领到一块木头号牌和一条干净的布巾,然后被引到更衣处。

“嚯!真暖和!”一进门,就有人惊呼道。

只见厅内整齐地排列着衣柜,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蜂窝煤炉,烧得正旺,整个屋子暖融融的。

更衣后,走进浴池区,更是让人惊叹。两个大池子冒着热气,水质清澈见底。旁边还有淋浴区,用竹管引来的热水从莲蓬头中洒下。

“这这得费多少柴火啊?”一个老汉喃喃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