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昭白雪 > 人祸(第2页)

人祸(第2页)

谢昭不再搭理他俩,五步当一步行,闷头往南山寺走,李清白和夏荫亦紧随其后。

又行了约一刻,上书“南山寺”三字的黑底金字匾额终于就在眼前。

山门立于数级青石阶上,两侧古柏参天,枝干遒劲如龙,雨势虽渐小了,仍有几名香客躲在树下避雨。小沙弥用宽大的袖筒掩住经卷,匆匆跨过磨得褪色的门槛,他们随行而入,见寺内殿宇深广,梁柱高耸,不免庄重了心神。

主殿中央供奉着一座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低眉敛目,神态慈祥,右手结施愿印,掌心沐在长明灯里,更显宝相庄严。香客们跪在蒲团上喃喃祝祷,烟气如轻纱般缭绕升腾。

李清白虽一心惦记着素斋,却也懂得尊重佛祖的道理,待香客们拜完,有样学样跪了下去。

她捏着裙角,小声嘀咕:“要先诵经吗?还是先许愿呢?”

正摇摆不定时,谢昭掀袍跪于她身侧,轻声道:“静心三息,默念心中所愿,再三叩首即可。”

说着亲自示范,动作熟稔而从容。

李清白依言照做,默念“身康体健,得偿所愿”,略显局促地叩完首,用蚊蚋一般的声音问谢昭:“哎,你许的什么愿呀?”

谢昭并未答她,垂眸敛袖,取过三支线香就着长明灯点燃,虔诚地望向佛像金身,而后深深三揖。

她不懈追问:“你怎么会信佛的?那许灵阶不是狂热的道教教徒吗?你敢来这儿,不怕他找你麻烦吗?”

谢昭依旧不语,插香入炉后,又退回蒲团前,合掌跪下,行了标准的三拜九叩大礼——额心触地,掌心向上,起落间衣袂轻响,如风过竹林。

礼毕,他才侧首看向李清白,沉静道:“家母信佛,自幼便教我们礼佛。”

李清白忆起成婚那日谢昭双亲的灵牌,虽感到有些冒昧,还是好奇发问:“你爹娘因何早逝?洪灾,旱灾,还是不幸染了什么疾病?”

谢昭答:“人祸。”

“人祸?你家原是做什么的?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谢昭不愿再说下去,余光瞥见案上放着的签筒,岔开话题道:“你不是来求子的吗?还不去求一签?”

李清白眼波一转:“那不得我俩一起求才灵验吗?”

回头问心不在焉的夏荫:“阿夏,你要不要也来抽一签?”

夏荫摇头:“我不信这东西,不抽。”

于是二人各抽一签,转到殿侧解签处。

一位眉目慈和的老方丈接过李清白那支竹签,沉吟道:“女施主此签是‘镜里观花’——缘劫一体,如影随形,命中注定无可化解呀。”

李清白没当回事:“有这么玄乎吗?我才不信呢。”

方丈无可奈何地摆摆头,又展谢昭那支签,微微一怔:“施主此签乃‘鹤影沉塘’。”

他抬眼深看谢昭一眼,“鹤踪渺渺,得失相生。欲有所得,必有所舍——世间因果,皆在取舍之间。”

谢昭捏着签文的指节微微一紧。

既已拜过佛求过签,三人便转至斋堂用膳。

堂内陈设简朴,却端上几样精致的素斋:一碟醋熘素黄鱼,一盅莼菜竹荪汤,以及本地特产的姜丝香干、香油拌马兰头。

李清白吃得眉眼弯弯,尤其喜爱那碟淋了糖醋汁的“黄鱼”,连赞厨僧手艺高明。谢昭本没什么胃口,见她吃得那样香,也禁不住连夹了好几筷。

正说笑间,忽见一只羽色苍劲的海东青掠檐而下,稳稳停在窗棂上。

谢昭解下密信,读完倏然起身:“我有急事,得先走了,你们可在这多玩一会儿,大约说个时辰,我让人来接你们回府。阿越,这几日要麻烦你多照顾下知雨。”

话音未落,人已疾步而出,袍角带翻半盏清茶也浑然不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