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朕在红楼当暴君 > 第283章 东华门唱过名也不过如此嘛(第2页)

第283章 东华门唱过名也不过如此嘛(第2页)

上千年以来,科举的歷史有多久,这科举舞弊的门道便有多深。

贾政並非科举出身,对科举舞弊里的门门道道,他自然是不大清楚的,但是无妨,在他上任来浙江之前,皇帝李崇让礼部尚书张,给贾政配备了一个极其豪华的幕僚班底。

这些人无一不是礼部干员,科举舞弊里的门道,贾政不清楚,但是他们都门清啊!

比如绍兴才子周文仁,十三年前得罪了杭州名儒季伯晓,自此之后,周文仁四次参加秋闈,每一次都名落孙山。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季伯晓做的手脚,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贾政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而隨他而来的礼部主事鄔其道,却一眼便看出了其中关窍所在,

无非是让那些负责誉录考卷的吏员,提前熟悉了解周文仁的笔跡,当这些吏员看到周文仁的考卷之后,在誉抄之时,做一些极为隱秘的记號罢了。

而这些极为隱秘的记號,在那些房考官之中,自然有人能够一眼便分辨出来。

再说了,季伯晓身为杭州名儒,在浙江一省门生无数,而且季家还是豪奢巨富的世家大族,

恐怕都不用季伯晓特意瞩咐,那些想巴结季伯晓的当地官吏,以及他的那些门生们,便会主动为季伯晓来干这件脏活。

在贾政离京赴任之时,皇帝李崇一再交代,让他儘量少录取那些东南世家子弟,多多录取那些寒门士子。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考生的姓名籍贯,都做了糊名处理,而考生的考卷,也被一一誉抄为硃笔卷宗。

贾政又该如何区分,哪些考卷是东南世家子弟的,哪些考卷又是那些寒门子弟的呢?

难道他也要像那些贪官污吏一样,在考卷上做记號,行此科举舞弊之事吗?

那当然不是。

先不说以贾政为人古板方正,敢不敢这样做,即便他敢,皇帝李崇也不会充许他这么做。

哪怕出发点是好的,但科举舞弊就是科举舞弊,李崇身为皇帝,正大光明,又岂会如此行事呢?

再说了,制度一旦被破坏,被腐蚀掉,再想重建那可就难了。

故而李崇授意贾政,以及其他东南各省的主考官们,在主持秋闹之时,务必严查这些科考舞弊之事,然后藉机掀起一场场大案。

不仅要藉机罢那些世家子弟,多多录取一些寒门仕子,更要借著科举舞弊案,杀一批东南世家出身的官员,进一步消弹东南世家的影响力。

这一日是九月二十三日,浙江秋闈的阅卷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贾政和礼部主事鄔其道,以及其他幕僚,则不辞辛劳,將那些房考官选中的考卷,以及被他们刷下去的考卷,挨个看了一遍。

然后贾政等人,將那些他们觉得有问题的考卷,全部匯总起来,再仔细的比对研究。

此时贾政的案头,便放著两份考卷。

其中一份,文采斐然,见解独到,字里行间不仅对四书五经研究得极为透彻,而且对大乾政务,各种詔、判、表、造等文书都应用得极为熟稳。

可就是这么一份,贾政认为即便不是头名解元,也得排名前三的考卷,却被那些房考官给刷下来了。

而另外一份,则文字粗疏,言语空洞,文采亦是平平。

更离谱的是,这份考卷在上下文毫无关联的情况下,强行引用了论语《季氏將伐顓臾》一文中,虎出於神,龟玉毁於楼中,是谁之过与?

而这份考卷,却被那些房考官给选中了。

贾政打死也不相信,那些房考官一个个不是举人出身,便是两榜进土,如此简单的错漏,他们会看不出来?

亦或者说,这些浙江当地的官吏,想著他贾政出身勛贵,並不是进士出身,估摸著学问也不怎么样,所以才敢如此明自张胆的糊弄他?

想至此处,贾政面色铁青,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见贾政面色不善,鄔其道也收起了唇角的笑意。

“贾大人,这两份考卷的字跡,其中诡之处,您可是瞧出来了?”

贾政此次主持浙江秋闈,礼部主事鄔其道便是他第一倚重之人。

见鄔其道说话,贾政连忙收起面上怒容,连连笑道,

“鄔兄,在下说了多少遍了,你我同殿为臣,年龄又相仿,莫要称呼什么大人,咱们还是互称仁兄,来得亲近一些。”

鄔其道年过五旬,却还只是一名六品主事,而贾政在出任浙江学政之前,官品也不太高,只是一名五品郎中。

但人家贾政是荣国府袭爵人,又是贤贵妃的父亲,而贤贵妃又有了身孕,听说还是个男胎。

再加上贾政既没有进士出身,又没进过翰林院,却能出任浙江一省之学政,更是被陛下委任为浙江秋用的主考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