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传言说,王子腾谋逆,他老师亦为同谋。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更嚇人的,说太子李琮,也是他老师害死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骇人听闻,也让林如海方寸大乱。
林如海想了想,恭声回答道:“微臣听到了一些,江南那边亦有传闻,更有士人学子要结伴进京,誓言倒胡。”
李崇摆摆手,笑道:“太师是犯了些错,但並不像传言说的那么可怕,爱卿不必为令师忧心,朕还是信任太师的,还是要继续用太师的。
待会爱卿出宫之后,便可去太师府上拜见,將朕的这番意思告知太师,让他放宽心,专心朝政即可,此等流言语,不足为虑。”
林如海闻言,稍微放下点心,可他还是不太相信,如此汹汹舆情,皇帝怎么可能不为所动?
如果皇帝真的一点也不相信这些流言,他老师的首辅之位,怎么会突然没了呢?
正在此时,只听皇帝说道:“朕此次詔爱卿入京,是想让爱卿做些事情的。”
接著,李崇將他登基以来,发生的几件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安阳黄河决口,渭州蝗灾,倭寇进犯绍兴,南直隶有水匪为祸一方,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以及近日江西苗匪作乱。
这些事情的处置,都让李崇很不满意。
尤其是成都府造反一事,当地官员竟然以其人年老为由,予以宽宥。
如此处置,岂不是纵容造反吗?
在李崇这个皇帝看来,只要有人造反,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因为什么,
都必须以雷霆手段予以严惩,该杀头的杀头,该灭族的灭族。
然后再派出钦差,详查其为何造反?
若是官逼民反,那就连那些贪官污吏,一块给收拾了。
而李崇想要提拔中青年文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文官基本盘,无缘无故的贸然提拔,朝堂反对之声太大。
那就让这些人去做事,去立功。
只要做出成绩,只要立下功劳,李崇再想提拔他们,试问还有谁敢反对?
而林如海,则是李崇选定的目標之一。
原因无他,只因他是林黛玉之父,是將来的外戚,和李崇这个皇帝,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
看著林如海,李崇说道:“这几件差事,爱卿任选一件吧!”
这几件事情,最容易的莫过於,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一事,只须派出一名钦差,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然后再安抚民生即可。
而最难的,莫过於绍兴倭寇作乱。
要想做成此事,没有三五年工夫,是不可能见成效的。
而且当地世家大族与倭寇相互勾结,牵一髮而动全身,一个弄不好,倭寇没平定,倒是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更何况剿灭倭寇,要练兵,要练水师,他林如海对兵事,一窍不通啊!
而安阳黄河水患,必然要整修黄河水道,这是工部的差事,也非他所长。
若是他选了成都府,这个极为容易的差事,只怕会让陛下失望,甚至是不喜,认为他不堪大任,进而连累到他女儿黛玉。
林如海思来想去,恭声道:“陛下,微臣乃姑苏人氏,若是將南直隶水匪为患一事,交予微臣去处置,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也毋需朝廷耗费半点钱粮,微臣便能將此事办妥。”
林如海的意思,李崇算是听明白了。
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的意思,是区区水匪,朝庭兵马去多了让人笑话,去少了又不济事,还不如依靠当地边军,以及民间团练去剿灭水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