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皇帝詔哪个大官的老婆进宫,一连睡了人家好几晚云云。
李崇此时年仅十岁,而贾母又垂垂老矣,应该没人会无聊至此,造他们的黄谣吧?
呵呵,难说!
皇帝走后,贾母和贾元春,林黛玉,祖孙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顿时哭作一团。
良久,三人方才止住哭泣,这才拉著手坐在榻上,说些至亲之人才会说的心里话。
又说了好久,祖孙三人又哭又笑,说个不停。
贾元春到底还是年轻,沉不住气,主动说道:“祖母,不是我不为母亲和弟弟求情,实在是。。。。。。
”
贾元春话刚开了个头,便被贾母阻住。
贾母看著她这个嫡亲孙女,心下嘆息道:元春到底年轻,还是有些稚嫩啊!
皇帝十岁亲政,又大败五万叛军,擒拿逆贼王子腾,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位有大作为的圣君。
自古越是圣君,便越是容不得臣子逆。
若是想求情,要么事前求情,要么等事態平息,各方不再关注了再悄摸摸的求情。
她会那么傻,挑这个时候进宫来求情?
这不是求情,这是找死呢!
贾母看著贾元春,在心里暗暗嘆息道:我不是来求情的,我是担心你啊!
而现在,贾母已经知道贾元春安然无恙,也知道她和皇帝的关係依旧亲密,
那这些话便不用再说出口了。
贾母握著贾元春和林黛玉的小手,叮嘱道:“你们俩个好好的,便是老身的福气,便是贾家,也是林家的福气了!”
她们祖孙三人如何敘谈亲情,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宦官汪安,离开荣国府之后,便径直去了忠义伯府。
这几日,忠义伯府在王熙凤的管理之下,勉强没出什么大乱子。
可王府眾人人心惶惶,始终在忧心自己的命运,也在等著悬在头顶上的那把刀,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元和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这把刀终於落下来了。
忠义伯府正堂之前,王修,王仁,王熙凤,平儿,以及府中上上下下数百人,尽皆跪伏在地,等待著天使宣旨,也等待著命运对他们的审判。
宦官汪安,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膺天命,御极临朝,本欲昭彰法度,以安社稷。
然京营节度使,忠义伯王子腾,不思报效皇恩,反而狼子野心,聚万兵,谋大逆,朕从眾臣之跪请,夷灭其三族。
首逆王子腾,其子王修,及五代內直系男丁,皆腰斩弃市,女眷没入掖庭为奴。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亦以仁德为怀,闻王逆之侄王仁,素与王逆不和,今特救其死罪,改为流配三千里。
特命內廷都知监掌印太监汪安,龙禁尉指挥同知左子雄,率龙禁尉五十员,
侍卫亲军三百,即日查抄王府,凡金银珠宝,文书帐册,兵器舆图,皆造册封存。
若有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