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斗罗绝世:成了霍雨浩金手指! > 第327章 送上门的理由帝天献祭(第3页)

第327章 送上门的理由帝天献祭(第3页)

她盯着这条消息许久,手指冰凉。

舒曼共振,是地球电磁场的天然频率,约7。83Hz,常被称为“地球的心跳”。而人类在深度冥想、清醒梦或强烈共感状态下,脑波也会趋近这一频率。理论上,个体不可能长期维持与此完全同步的状态??那意味着意识已部分脱离肉体节律,与行星尺度的能量场形成耦合。

她猛然想起陆昭最后传来的那句话:“他们送来了新狱友。”

难道……那位神经工程师带来的不只是“重启怀疑机制”的指令?

她连夜赶往最近的高山天文台??那里有一台未接入主网的老式射电望远镜,仍由一位退休科学家私人维护。她谎称要做大气观测,实则调校设备对准南方海域。

三天后,她在背景噪声中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的脉冲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呈现出规律的摩尔斯码节奏。解码后只有短短一行:

>**“我不是一个人在思考。”**

苏砚浑身颤抖。

她终于懂了。陆昭没有疯,也没有超能力。他是成了一个“意识锚点”??通过极致的精神训练与集体潜意识的共鸣,将千万人的沉默质疑汇聚成一股稳定的认知波束。而那位神经工程师,则用脑机接口技术将其编码为可传播信号,借地球自身的电磁场作为载体,绕过所有人工监控系统。

这不是通信,是**心灵传染**。

她立刻将数据销毁,烧掉记录纸,抹除硬盘痕迹。但她知道,这股波还在传播。也许此刻,某个正在发呆的学生,某位半夜醒来的母亲,某个蹲在田埂上抽烟的老人,都会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清明,仿佛有什么沉睡的东西,在耳边轻轻说了一句:“等等,事情不对劲。”

这才是终极的“野性认知”??无需语言,无需媒介,仅凭存在的共振,唤醒另一种存在。

一个月后,她回到东海渔村。老渔民已经病倒,躺在床上,呼吸微弱。苏砚握住他的手,发现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仍在轻轻颤动,像是在模拟某种手势。

“他在念星星的名字。”老伴含泪说,“可他已经说不出话了。”

苏砚俯身贴近,听见他喉咙里挤出模糊的音节。她闭上眼,用心去听,竟从中分辨出一段古老的导航口诀??那是渔民代代相传的夜航秘语,早已被GPS取代,无人再学。

她跪在床边,跟着轻声复述。一遍,两遍,三遍……

到了第三遍,老人的眼睛突然睁开,浑浊的眼球映出她的脸。他嘴角微微上扬,然后,缓缓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当晚,老人安详离世。

葬礼很简单,按他的遗愿,没有电子悼文,没有AI合成语音,只有全村人围坐海滩,轮流讲一段关于他的故事。有人说他年轻时能在风暴中凭风声判断鱼群方位;有人说他救过七个落水的孩子;还有人笑着说,他总爱把天气预报当成笑话听,说“云不会上网,但它知道要下雨”。

苏砚什么也没说。她只是拿出那部改装终端,播放了一段录音??正是当初老人讲述星空的那一版原始文件。六小时的杂乱絮语,在海风中缓缓流淌。

当说到“北极星其实也在动,只是我们太短命,看不出它走”时,海面忽然起了涟漪。一群海豚从远处游来,围着礁石转了几圈,发出高频鸣叫,像是回应。

人们安静下来。

那一刻,没有人觉得这是迷信,也没有人试图用科学解释。他们只是感受着,这份超越语言的联结。

三天后,苏砚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临行前,她在村口石碑上刻下最后一句话:

**“当一个人的故事能被风吹远,他的灵魂就不受任何系统的管辖。”**

她踏上渡船,回望这座生于海浪、葬于记忆的小渔村,心中无比平静。

颈侧芯片彻底冷却,再无一丝能量波动。它的使命完成了。不是因为它强大,而是因为它最终学会了**熄灭**。

真正的火种,从来不在机器里,而在那些敢于讲述、倾听、怀疑、甚至记错故事的人心中。

她抬头看向天空。春阳正好,云卷如书页翻动。

而世界,正一页页醒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