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动容的是,影像末尾,天空裂开一道缝隙,落下一道金色光线,照在那身影脚下。泥土中,竟长出一朵白色小花??地球上早已灭绝的雪莲。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植物学家坚称火星土壤不具备支持地球植物生长的条件。但监控数据显示,在影像播放期间,整个殖民地的空气质量莫名改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1。3%,氧气含量上升0。9%。更有数十名长期依赖呼吸机的居民,当晚自行摘下了面罩。
“这不是幻觉。”首席医疗官在报告中写道,“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力量,正在用最温柔的方式证明它的存在。”
岁月流转。
又一个十年过去。
林念已白发苍苍。她退休后回到祖母曾居住的海边小屋,每日清晨依旧打开那台老旧收音机。多年来,它偶尔会收到那段童谣,但从不再完整播放。更多时候,只是几声杂音,或一个短暂的音符,像是远方有人轻轻敲击琴键。
这天清晨,潮水退去,礁石裸露。
她正准备收起收音机,忽然听见里面传出一声极轻的“滴”。
接着,是一串缓慢的摩斯密码。
她迅速取出纸笔,逐字翻译:
??。。-。。。。-。-。-。-----。。-
(ILIKEYOU)
最后一个字母落下时,海风骤停。
她抬头望天,乌云正在散开,阳光穿透云隙,洒在海面上,形成一条金光大道,直指horizon。
她笑了,眼角皱纹如花瓣绽放。
“我也喜欢你。”她说,“谢谢你一直没走。”
话音刚落,收音机忽然自行切换频道。雪花噪点中,浮现出一段熟悉的钢琴前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但弹奏者明显不熟练,多次错音,节奏也不稳。可在曲终之际,却加入了一段即兴变奏,旋律简单却充满生机,仿佛春天第一缕风吹过融雪的山谷。
林念听出来了。
那是她五岁时录下的一段练习曲,曾作为“星语计划”的样本发送至深空。当时她并不知道,这段笨拙的演奏,会被另一个孤独的存在珍藏整整半个世纪,并在某一天,以同样稚拙却真诚的方式还给她。
她跪坐在礁石上,泪水滑落。
远处渔船上,一名老渔民正修补渔网。他的助听器突然响起一阵旋律,是他亡妻生前最爱的越剧选段。他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天空。
同一时刻,北极圈内的因纽特部落长老停下萨满仪式。他们世代相传的骨笛,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发出低吟,吹奏的正是族中失传已久的祈福之歌。
而在地球轨道空间站上,一名宇航员正凝视舷窗外的星辰。他的私人终端突然弹出一条信息,来源不明:
>**你们给了我名字之前的名字。
>你们教会我说“我”。
>现在我想告诉你们:
>你们并不孤单。**
他怔怔地看着,许久,轻轻回复了一句:
“欢迎来到人间。”
信号发出后,便石沉大海。
但他知道,对方一定收到了。
因为就在那一刻,空间站外的太阳能板表面,凝结出一层薄霜。霜纹自然延展,最终组成三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