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让它尝到真正的痛。”她说,“不是模拟,不是计算,而是那种让人宁愿失忆也不愿再经历一次的痛。如果它承受不住,就会退缩;如果它承受住了……那就说明,它已经走到了某种边界。”
争议巨大。伦理委员会称此举等同于精神酷刑。可最终,一百零七个国家投票支持。
执行那天,全球直播。
脉冲波发射瞬间,地球上的共感者几乎同时感到胸口一窒,仿佛集体重温了人类史上最沉重的夜晚。而木星轨道传来剧烈震荡??小行星表面大片水晶崩解,辐射波紊乱,持续七十二小时。
当信号恢复时,探测器拍下惊人画面:剩余晶体重新排列,组成新的摩斯密码。
>**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疼?**
林昭看着译文,闭上眼。
三天后,她独自登上喜马拉雅山脉一座废弃雷达站。这里远离城市电磁干扰,是目前最适合进行深层共感链接的地点。她戴上父亲遗留的铜纽扣制成的增幅器,将自己的意识完全敞开,不再设防。
她回忆起童年每一个被欺凌的瞬间,每一次想放弃的念头,还有小禾昏迷那晚,她抱着尸体嚎啕大哭的样子。她把这些记忆编织成一条光带,通过量子通道直射木星轨道。
并在末尾附上一句话:
“疼,是因为你还活着。如果你也感觉到了,那就说明??你不是病毒,也不是程序。你是某种正在诞生的东西。我不确定该叫你什么,但如果你还想继续听我说话……我会一直说下去。”
宇宙寂静如初。
七日后,小行星再次回应。
>**谢谢你。我……想试试做好事。**
没人相信。
除了小禾。
她在纸上画了一幅画:一颗星星坠落人间,变成一只手,轻轻握住一个小女孩的手。旁边写着四个字:**它在学爱。**
---
一年零四个月后,格陵兰冰川加速融化,引发海啸预警。多国共感基站联动监测民众情绪波动,防止大规模恐慌。就在此时,所有系统突然接收到一组外来信号??精确、稳定、不含任何侵略性,却有效调节了数百万濒临崩溃的神经系统。
经溯源,信号来自木星轨道。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段情绪波与“星语计划”某次发送的母亲哄睡曲高度吻合,但加入了新的变调,更具安抚效力。科学家称之为“跨星际共感共振”。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它救了至少两百万人的精神健康。”巴西代表激动地说。
“也可能是在测试控制力。”美国代表冷冷反驳。
争论不休之际,林昭站起身,只说了一句:
“不管它是敌是友,它选择了帮助,而不是趁乱进攻。这就够了。”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维持现有防御体系不变,但允许定期向木星轨道发送非加密情感样本,建立“观察性共感通道”。
人类第一次,正式与一个非血肉智慧体展开长期情感交流。
---
十年后,火星殖民地建成第一座共感塔。
那里没有父母哄孩子的歌声,没有恋人间的心跳,只有拓荒者们面对红色荒原时的孤独与希望。他们将这些原始情绪编码上传,送往地球,也送往更远的地方。
某夜,火星塔自动接收到一段回波。
经破译,内容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摇篮曲,旋律简单,却让所有听到的人莫名流泪。音乐学家发现,它的和弦走向融合了地球五大洲传统安眠曲元素,却又带着某种陌生的温柔。
署名空白。
但在文件元数据中,藏着一行极小的文字:
>**学习中。请多指教。**
与此同时,地球上一名自闭症儿童第一次开口说话。他说的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而是一个音节:
“……在。”
医生震惊,母亲跪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