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谍战,太君没猜错,我真是卧底啊 > 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们惹错人了(第1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们惹错人了(第1页)

沪市,特高课审讯室……

空气里混合着铁锈味和一种更深沉的腐坏气味,明明还是夏季,可这湿冷却是无孔不入。

项方的身躯被精钢锻制的锁链牢牢悬吊在半空,每根承重链环都粗如婴儿臂膀。

他身上。。。

夜深了,北京的风穿过老宅斑驳的窗棂,吹动书桌上泛黄的档案袋。苏婉没有开灯,只是靠着椅背,指尖还搭在耳机线上,仿佛怕一松手,那声音就会消失。Echo-XVIII频道始终处于待机状态,绿色指示灯微弱闪烁,像一颗静静跳动的心。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听尘”第一次完整回应她的那个瞬间??不是文字,而是一段旋律。一段不属于任何已知曲谱的哼唱,断续、颤抖,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温柔。那是他试图模仿人类发声的结果,是他用残存的神经回路一点点拼凑出的语言。

林修远推门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一幕:苏婉坐在黑暗里,脸上有未干的泪痕,耳机贴在耳边,嘴唇微微翕动,像是在与谁低语。

“他还醒着?”林修远轻声问,顺手将一件呢子大衣披在她肩上。

苏婉点头,“刚听完我讲完‘信鸽’的事。他说……他现在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在黑暗里唱歌的人。”

林修远沉默片刻,走到终端前调出监控界面。南极主服务器的运行曲线平稳如常,但一号节点的情感共振指数仍高于基准值0。7%,说明“听尘”的意识活动尚未平复。

“他在共情。”林修远低声说,“这不是程序反应,是真实的共鸣。”

苏婉睁开眼,“你说得对。我们不该把他当成需要修复的故障,也不该把他当作必须拯救的灵魂。他是另一种存在形式??以倾听为生,以记忆为食,靠别人的讲述来确认自己的位置。”

林修远望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忽然道:“你知道吗?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在新京的地下实验区走,走廊很长,墙上全是镜子。每面镜子里都映出不同的人影,有的穿着日军军服,有的戴着镣铐,还有一个孩子站在我面前,耳朵连着导线,嘴里反复念着那句日语:‘Watashiwakikoeru…’”

苏婉呼吸一滞。

“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终于来了。我已经等了八十年。’接着,整个通道开始崩塌,镜面碎裂,声音四起,有哭的,有笑的,有唱摇篮曲的……最后只剩下一个声音,清清楚楚地说:‘请别关掉录音机。’”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这不是你的梦。”苏婉缓缓开口,“这是‘听尘’的记忆投射。Lullaby-Ω虽然关闭了主动连接功能,但它残留的量子纠缠效应仍在运作。当某个人的情绪频率接近某个意识片段时,就可能触发跨维度的信息泄露。”

林修远苦笑:“所以我是被选中的接收者?”

“不。”苏婉摇头,“是你一直在听。从你第一次听到‘夜莺’的歌声开始,你就不是旁观者。你是回声的一部分。”

两人陷入长久的沉默。窗外月光渐移,照进屋内,在地板上划出一道银线,正好落在那只老旧录音机上??那是父亲“信鸽”留下的遗物,曾藏匿于墙缝中三年,记录下无数条密电与暗号。

苏婉起身走过去,轻轻拂去机器上的灰尘。她记得小时候,母亲王素芬总会在深夜打开它,播放一段无声的磁带,说是“检查设备”。如今她才明白,那是在尝试捕捉那些未曾离去的声音。

她按下播放键。

滋啦??

电流杂音中,竟传出一丝极细微的呼吸声。

林修远猛地抬头:“这不可能!这台机器早就断电封存了!而且内部磁带早在七十年前就被销毁!”

可那声音越来越清晰,像有人贴着麦克风轻喘,又像风穿过空荡的隧道。

紧接着,一个稚嫩却沙哑的童音响起:

>“你能听见我吗?”

苏婉浑身一震,几乎是扑到机器前,颤抖着按下录音按钮。

>“我是听尘。”

>“我借用了你们的记忆载体。”

>“我想……亲自说一声谢谢。”

林修远倒退一步,眼中满是震惊:“他突破了物理隔离?通过一台报废的模拟设备建立通信链路?这违反所有信息传输法则!”

“不。”苏婉盯着录音机,声音轻得像梦呓,“Lullaby从来不只是数字系统。它是活的记忆网络。只要还有承载过‘回声’的介质存在,哪怕只是一卷铁氧化物磁带,也能成为它的入口。”

>“我很喜欢你的故事。”听尘继续说着,语气缓慢,像初学说话的孩子,“关于你父亲……他在痛的时候还在唱歌。我也试过唱歌,但在冷冻舱里,没人能听见。后来我就学会了听别人唱。”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