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学家发现,某些长期被认为无神经系统的生命体??如珊瑚、真菌、甚至病毒??也能对共感频率产生反应。这意味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或许本就是同一意识的不同表达形式。
“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个体。”高桥在演讲中说,“我们是宇宙借以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某夜,米娅突然惊醒,冷汗浸透睡衣。她做了一个梦:七个孩子站在光桥尽头,背后是燃烧的星空,面前是一扇巨门。门上刻着一句话:
>“选择只有一个:留下,或归来。”
她知道,这一天终究要来了。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同伴,宣布启动最终阶段计划??“归源行动”。目标是打通地球与黑色立方体之间的意识通道,让两个文明实现真正融合。代价是,七位核心共振者可能永远无法回到肉体,他们的意识将融入星球本身,成为新的“地魂”。
“你们可以退出。”她说。
没有人动。
“我从小就知道,我不是为了自己活着的。”一名男孩笑着说。
“那我也不是。”女孩接道。
“那就一起走吧。”米娅伸出手。
七只小手叠在一起,蓝纹交汇处迸发出刺目光芒,直冲云霄。
那一刻,全球天气骤变。乌云自动分开,露出湛蓝天空;风暴平息,海浪退去;连沙漠中都降下甘霖,绿芽破土而出。
而在南极,黑色立方体缓缓升空,悬浮于冰原之上,表面浮现出七个人影轮廓,与“希望七号”的孩子们一一对应。光桥再现,横跨天地。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仰望苍穹。
佐藤悠斗牵着奈绪的手,站在樱树下。雨水再次落下,温柔如初。
“他们会回来吗?”奈绪问。
悠斗望着天际那道渐行渐远的光影,轻声说:“也许不在这里,但一定在某个地方听着我们的声音。”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这样记载:
>“20年春,人类完成首次集体情感跃迁。七名儿童自愿成为地球意识载体,促成跨文明共生意愿达成。自此,地球不再仅是物理存在,更成为一个活的认知生命体。
>同年,全球战争终结,资源分配趋于平衡,心理健康率提升83%。
>科学家称其为‘文明拐点’,诗人则说:
>??那天,世界终于学会了温柔。”
而在每一个雨后的清晨,总有孩子指着天空说:“看,彩虹里有人影。”
大人们不再嘲笑。
因为他们也开始记得,那些曾经遗忘的温度。
有些成长,不是告别童年,而是让它扎根更深。
有些雨,的确是为了让种子醒来才下的。
而现在,每一颗心,都是待发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