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结论部分,语气谦逊而坚定:
“……综上所述,基于外部环境的重大利好变化和本市自身条件的显著改善,重启‘新芯’‘华腾’项目已不再是重复过去的尝试,而是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东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抉择。”
“我市对此进行了审慎评估和充分准备,有信心、有能力推动项目成功落地,并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恳请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领导审阅指正,并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得到省里的指导和支持。”
报告由楚中天签批后,以东华市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派专人送达省发改委。
材料送出后,市委办里参与此项工作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也悬着一颗心,等待着省里的反应。
林川强迫自己休息了半天,但大脑依然处于紧绷状态。
他知道,赵志远绝不会善罢甘休,即使报告无懈可击,他也会想方设法从别的角度找麻烦。
果然,平静只持续了两天。
第二天下午,李副主任接到省发改委投资处一位副处长的电话,语气倒是比上次客气了不少,但内容却依然棘手。
对方表示,报告收到了,领导们很“重视”,但认为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深远,需要更深入的“论证”,因此省发改委决定,下周将派出一个联合工作组,赴东华市进行“现场调研评估”,请东华市做好相关准备。
“现场调研评估?”李副主任放下电话,眉头紧锁,
“说得好听,不就是来找茬挑刺的吗?林主任,看来他们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
林川对此早有预料。
书面材料可以做得完美,但现场调研却充满了变数,对方可以随时提出新的问题,甚至可以刻意引导、设置陷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川深吸一口气,“既然他们要来,我们就好好‘接待’。李主任,我们这样……”
林川迅速部署:
第一,立刻成立对应的接待陪同工作组,成员包括所有熟悉项目情况的专班骨干,他自己亲自牵头。
第二,精心准备调研路线,既要展示东华的优势和决心,也要坦诚面对过去不足和现有挑战,切忌弄虚作假。
第三,提前预判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尖锐问题,准备好应答口径,并进行模拟演练。
第四,协调好相关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确保调研对象单位也能准确理解市里的意图,保持口径一致。
“最重要的是,”林川强调,“整个过程中,我们态度要谦逊,准备要充分,应答要专业,但原则问题绝不退让。”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东华上下的决心是坚定的,准备是扎实的,不是他们轻易可以撼动的。”
整个市委办相关科室再次忙碌起来,为迎接省调研组的“大考”做准备。
林川更是事无巨细,亲自审核调研方案、模拟问答,甚至提前去预定的调研点走了好几遍,确保万无一失。
楚中天在此期间召见了林川一次,只问了一句:
“准备得怎么样了?”